农村新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恢复增长,一系列激活农村内需的措施正在持续推进,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 新能源车下乡 撬动农村消费大市场 在安徽芜湖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不少农村家庭购买了入门级的微型电动车。 驾车在只有两米宽的小区道路上穿行,侧方位一把入库停车,接上家用电源充电,这一切,对于安徽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的村民吴荣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 安徽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居民 吴荣:220伏的家用电就可以直接充,然后它的大小也很合适,适合我们比较窄一点的乡镇道路。 瞄准农村市场需求,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始“定制”农村产品。吴荣买的这款微型电动车主打的就是农村市场,入门级的价格还不足4万元。据了解,这款车在2022年的月销量一直维持在1万辆左右,其中农村乡镇市场就贡献了近五成。 新能源汽车加速布局农村市场的同时,充电桩下乡也在提速。据了解,今年,南方电网计划投资12亿元,新建充电桩1.4万支,力争今年6月实现南方五省区乡镇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 量身定制 家电企业与农村市场“双向奔赴” 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如今,不少智能家电也逐步走进农村居民家中,农村家电市场的不断扩大,也让不少企业瞄准了农村家电市场,加大投入。 在广东省佛山市,家住顺德乐从镇的村民冯玉,这两天购买的洗衣机等来了售后人员的上门安装。和普通的洗衣机不同,这台洗衣机针对农村泥尘多的特点,还安装了泡雾发生器,更容易清除衣物上的污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乐从镇村民 冯玉:在乡下最适合我们了,就是灰尘、泥尘都很容易洗干净,油渍的都能洗。 在佛山的一家家电生产企业,今年一季度的面向农村的家电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其中增加的部分大多是企业今年针对农村研发的家电新品。 广东省佛山市某企业电热研发部部长 伍家雄:我们在进水管管口上边设计了一道精密的滤渣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它能去除水质里边的一些铁锈、泥沙,能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 这家企业还新建立了专门针对农村家电的研发部门,同时成立“调研小分队”,动态收集农村居民的家电消费新问题、新需求,为企业下阶段研发提供方向。 广东省佛山市某企业负责人 卢宇聪:截止到今年一季度,我们电热水器销售规模大概超过75万台,同比有10%的增长,其中有70%都是来自农村市场。 综合分析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我们发现,今年3月以来,县域及乡村地区电视、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增速较快,解放双手的智能产品更受消费者喜爱,洗碗机同比增长20%,与此同时,智能洗地机、扫地机器人销量增长也较为明显。此外,咖啡机进入县乡家庭,同比增长32%,增速最快的区域集中在西北地区。 专家: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远未饱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陈丽芬:农村和城市的消费市场形成梯次消费升级的格局,所以农村的消费市场距城市的消费市场还有较大的追赶和升级空间。 陈丽芬表示,以耐用消费品为例,农村耐用消费品市场远未饱和。据统计,2021年,农村居民的家用汽车、空调平均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为城镇的60.3%、55.0%,具有较大的扩展空间。 中国农科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秀东:要更加注重乡村市场的商品的品牌建设,打造对农村居民更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品牌,比如说农村的水电情况跟城市不一样,可能农村的电压更不稳定,那么需要针对农村市场进行定制特殊的、特有的商品,更好地满足农村的消费市场。 此外,专家认为,要进一步释放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还应当加大乡村市场产品监督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乡村市场—— 近半农村消费者在当地买到过“三无”产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4.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食品类预包装产品和部分烟酒、饮料产品问题相对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地区的老龄化趋势加快,大量的老人留守农村,他们更容易买到假货。此外,快递服务进村“最后一公里”障碍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商业设施以小商店为主 “三无”商品较多 “假货太多,有的时候不敢在农村购买,只能从城里买了带回来”“农村购买力不足,假冒产品价格低廉,农民真假难辨只在乎价格,导致好东西反而不好销售”…… 中消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商业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商业经营的规范程度不高,农村的商业设施以小商店、小超市为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的情况并不罕见,甚至可能因为其价格十分低廉而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从一些受访者的反馈来看,农村居民由于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和维权意识,对商品价格高度敏感,特别是对于大量留守农村的老年人,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过期与否对他们来说并非易事,客观上也为低价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三无”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有受访者提出:“农村大多留守的都是老人,分不清食品是否正规可靠,很多老人都没有看保质期的意识。”还有受访者提出:“农民消费维权意识不是很强,买东西的时候没有发票证据,买到假产品、坏产品很多时候容易产生纠纷,但是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 |
GMT+8, 2023-10-2 22:27 , Processed in 0.0198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