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前增持1000万股? 对于格力电器的本次回购,市场更加关注的一点,则是董明珠的持股变动。根据公告信息,董明珠作为回购方案的提议人,其在本次提议前六个月内不存在买卖公司股份的情况,不存在单独或者与他人联合进行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的行为,在回购期间暂无减持计划,若未来拟实施股份增减持计划,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然而同日披露的格力电器三季报却显示,董明珠的持股数较二季度大幅增加了1000万股。具体来看,董明珠在中报时的持股数为4448.85万股(持股占比为0.79%),其中限售股为3336.64万股,流通股为1112.21万股。而到了三季报,其持股数增加至5448.85万股,其中限售股为4086.64万股,流通股为1362.21万股。因此,三季报发表后,股吧中开始流传董明珠大幅增持的消息。 由于中报和三季报才相隔3个月,如果董明珠是在此期间通过买卖方式增持股份,然后再提议回购,那显然是有违回购的相关规定。现在的问题是,董明珠是通过何种方式使得自身持股增加了?由于在三季报中并没对此进行相关披露,记者10月31日就此向该公司进行电话采访咨询。 “这是由于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过户引发的,并不仅仅只有董总一个人,当时参加的所有员工的持股都相应有变动。”该公司董办的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这并不是单独给董总如此操作,而是按照法律规定,当年所有参与这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现在全部都过户到个人名下了。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当年格力电器第一期回购以55.36元/股买入的1.08亿股并未全部进行注销,而是有4633.45万股以24.68元/股的价格作为该公司第一期的员工持股计划,而董明珠认购了1000万股,占该次计划的比例为21.58%。 “从员工持股计划专户过户到个人名下的操作,跟所谓的买卖股份是两回事,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上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是以前的事,只不过有序推进到这个时候刚好走到了这一步而已,“这和买卖增持是两回事,千万不要搞混了”。 对此,上海海汇律师事务所专业证券律师娄霄云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亦表示,这个实际上就是员工持股计划持股数的转移,和回购的相关规定并不冲突,“员工持股计划实际上是个资管计划,资管计划中董明珠持股1000万,只是显示名字的问题而已。” 虽然董明珠个人名下持股数在第三季度大幅增加和回购法规并不冲突,但市场对其再度提议新一轮股份回购却存在质疑的声音。因为格力电器进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其股票来源均是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已回购的股份,员工持股计划买入的成本均远远低于公司回购时的成本,且员工持股计划中,以董明珠为首的高管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在董明珠提议的第四期股份回购方案中,已明确指出“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为此,众多投资者在股吧和互动易平台上对此进行质疑。更有投资者在互动易上留言,质问回购的股份为何不全部注销?公司这几年的股权激励有何效果?“长期持有格力电器的小股东,目前的情况已经无力支持半价送给管理层了。不如不要回购,增加分红吧。” 董明珠个人名下持有大量格力电器股份,在前三期股份回购并未提升公司股价但其却通过参与员工持股计划大为受益的情况下,再度提出新一轮股份回购方案,是否会给市场一种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嫌疑? 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董办的工作人员明确进行了否定:“首先,从回购消息出来后,公司的股价也没有大涨的情形,而是处于一种平稳状态;第二,从员工持股来看,对一个普通员工来说,一般都要锁定十年以上的,那这个短期的这种利好其实并不能达到那么长时间的影响力的,对不对?” 至于公司股价长期低迷且总市值大幅低于传统竞争对手美的集团(000333.SZ),上述工作则表示,关于市值这方面,不好过多评说,“不过从公司的业务来看的话,其实我们自己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我们格力是一个比较低调的公司,更注重的是务实的工作,不断地积累和沉淀。我们觉得这种短期的股价其实并不能反应到公司真正的实力上面。”
|
GMT+8, 2025-5-2 18:08 , Processed in 0.0276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