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香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江电器”)更新了IPO进程,这家谋求上市10年的企业,又一次向梦想靠近。 不过,据公开招股书显示,香江电器似乎存在着诸多颇令市场质疑的存在。这家中美父子联手操作的企业到底能否顺利走成上市之路? 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香江电器的上市之路由来已久。据说,早在2013年香江电器就在筹划IPO,直到了2017年5月。 该月,香江电器与东莞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开始进行上市辅导工作。双方的这一次合作持续了3年,在2020年10月宣告结束。 三年间,东莞证券发布了十多期辅导工作报告,但迟迟未递交招股说明书。从东莞证券的辅导报告来看,其一直强调香江电器存在内控问题,“公司已制定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未聘请独立董事。公司需进一步建立独立董事会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3个月后的2021年1月,兴业证券(601377)成为香江电器的第二任辅导机构。这一次,双方仅维持了2个月的关系,就宣告结束。 2022年6月,香江电器迎来了“第三任”国金证券(600109),这一次香江电器终于走出了“递交招股书”这一步。 营收依赖海外市场 香江电器主要从事于家居生活用品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涵盖电器类家居用品和非电器类家居用品两大类。 不同于多数IPO企业,香江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不增反减。2020年,香江电器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4.66亿元,而到了2022年度,这一数额仅为10.97亿元,下滑25.17%。 从总收入端来看,2020年-2023年H1期间,香江电器营业总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6.48%、0.73%、-25.92%和-4.44%。 具体到区域营销来看,香江电器主要依赖于外销,包括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14.19亿元、14.66亿元、10.88亿元和5.5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04%、98.50%、98.69%和99.04%。 其中美国是香江电器的最主要营收来源。报告期内向美国销售的收入分别为 10.79亿元、10.41亿元、7.55亿元和4.5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01%、69.95%、68.48%和80.85%。 贴牌、代工背后的“危机” 香江电器并不以自主品牌见长,而是擅长ODM/OEM业务。沃尔玛、飞利浦、 亚马逊、麦德龙、家乐福等全球知名品牌商均是香江电器的客户。 长期从事ODM/OEM业务,香江电器积累了较为稳定的客户,也造成了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过高的局面。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04%、62.08%、62.08%和71.96%,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 过度依赖ODM/OEM业务似乎成为香江电器的“硬伤”。据招股书发现,香江电器近三年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1.06%,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均值为30.11%,两者相差了近10个百分点。 |
GMT+8, 2025-5-2 17:47 , Processed in 0.0291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