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以来美的也在通过收购的方式,快速积累To C业务的底层技术能力。比如在智能家居业务方面,美的已收购日本东芝家电业务和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以此进一步掌握相关技术,进军高端市场。 与此同时,美的也在B端业务上进行了大量研发投入。 以事业部/群拆分,美的B端业务可分为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分布在以上板块中的创新型业务,如美的医疗, 或相对独立的安得智联、美云智数等。 科技月活动也透露了这三大方向的阶段性探索目标。如工业技术事业群下的威灵公司,正在深化布局智慧交通增量部件,打造车规级热管理、电驱动系统、底盘执行系统三大产品线;机器人及自动化事业部,则聚焦于搬运机器人、scara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等。 工业技术、智能楼宇等都属于重资本投入的行业,过去5年美的投入超500亿元,其中,2022年研发投入超120亿元,2023年预计超130亿元,在全球10余个国家拥有31个研发中心和40个主要生产基地。 方洪波也在科技月活动中提到,将进一步加大海外研发组织布局和加强本土化建设,扩大美国研发中心规模,日本与德国研发中心形成体系。 正是因为数年的战略聚焦和持续的科研投入,美的打造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略有成效。 三季度报显示,公司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年初至报告期末收入为213亿元,同比增长25%,智能建筑科技年初至报告期末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19%,机器人与自动化年初至报告期末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7%。 近三年以来,三大To B业务成为美的重要增长极,在2021年的营收增速普遍在40%-55%;2022年这一数据有所下滑,增速徘徊在7%-15%;而2023年前三季度,三大业务板块的增速,再次重回两位数增长。 美的将战略重心放在科技升级上,符合市场变迁、企业转型的大方向,也给自身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在新的市场立足,美的很难不继续投资于研发,这将产生大量资金开支,但对于To B业务而言,当下更重要的是规模的稳步提升。 美的想要用科技故事打动资本市场,也需要更多时间、拿出更多成果。 3、海外市场广阔,美的如何谋增长? 为什么说海外战略布局,是美的赴港上市的重要考量? 因为近年来,海外扩张比国内业务更能拉动美的业绩增长。2022年,美的海外收入1426亿、占营收的41.5%,同比增长3.63%,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已是大势所趋。 相比国内,海外家电消费市场存在更大的拓展空间。尽管海外整体需求还处于缓慢恢复中,但随着欧美等市场通胀的收缩、消费需求的改善,今年以来冰箱、洗衣机、小家电等品类的出口量持续增长。 美的集团提到,全球家电市场规模庞大,2022年销售额达人民币36594亿元,销售量达3065.7百万台。预计2027年销售额将达到人民币46586亿元,2022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9%,2027年销售量将达到3391.7百万台。 而美的在海外的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有着较大提升空间。家电三巨头中,美的国际化走在前列,营收和净利润也略胜一筹。美的也在招股书中强调其在国际市场的优势,“2022年全球家电公司中,美的集团的收入排名第一,以销量计市场份额为7.1%。” 在美的构建横跨家电、楼宇、机器人、储能等多业务的科技集团的过程中,一直在挖掘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以双管齐下的方式坚定进行国际化。 内生增长方面,美的为推动家电业务的国际扩张,投入大量成本打造全球销售、服务体系,如在2022年启动的全球客户联络中心、至今已建立的24个全球销售运营机构。 除此之外,海外投资建厂计划也在落实过程中,2022年埃及生产基地和泰国空调新基地完成建设和投产,推动美的位于巴西和墨西哥生产基地的建设以有效覆盖美洲市场。 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美的集团业务遍及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全球设有31个研发中心、40个主要生产基地。其中仅海外就设有16个研发中心和21个主要生产基地,遍布17个国家。 外延增长方面,投资、并购帮助美的扩充了产品线,形成美的、小天鹅、华凌、COLMO、库卡等品牌矩阵,为美的家电、工业技术等主要业务进军全球市场打下基础。 上市申请书也提及,募集资金将用于两方面。首先,完善全球分销渠道和销售网络,加大自有品牌及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推广及营销力度。其次,靠投资或收购与业务相关的目标,比如欧美市场的高端家电品牌,以及有一定优质客户资源的商用空调供应商及储能系统供应商。 此次赴港上市,美的能拓展更多融资渠道,构建海外资本平台,尤其是借助香港资本市场的助力。同时,港股上市也有利于其在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推进国际化进程。 在国内家电市场持续低迷之时,美的对海外市场的加注,将有利于其获得新的增长动力,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
GMT+8, 2025-7-7 15:26 , Processed in 0.0276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