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Mini LED全新显示技术的竞争,国产企业已全面打响

2023-11-10 10: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76| 评论: 0|原作者: 高藤|来自: 深眸财经

摘要: 文|深眸财经 高藤中国电视行业进入深水区已经多年。作为房地产后周期商品,彩电的需求曲线同步掉头向下。更严重的威胁还有智能硬件领域,随着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已成规模,彩电市场的购买需求被进一步挤压。前有狼,后 ...
文|深眸财经 高藤

  中国电视行业进入深水区已经多年。

  作为房地产后周期商品,彩电的需求曲线同步掉头向下。

  更严重的威胁还有智能硬件领域,随着中国智能投影市场已成规模,彩电市场的购买需求被进一步挤压。

  前有狼,后有虎,中国电视厂商们,急需一个新故事。

  而这个新故事,就是Mini LED。

  01 满屏都是Mini LED

  苹果一直被认为是消费电子领域的标杆,它在技术应用上的选择往往代表着行业的发展前景。

  2019年,苹果发布了采用Mini LED面板的Pro Display XDR显示器,2021年,又发布了Mini LED屏幕的12.9 英寸iPad Pro。

  Mini LED走入大众视野。

  当然,苹果只能算是Mini LED众多玩家之一,电视厂商的布局要积极得多。

  比如国产电视龙头TCL已经量产了一系列Mini LED大屏终端,包括115英寸超大屏的的X11G。

  同为电视龙头的海信,也在今年秋天一次性推出UX、U8KL、E8K以及E7K等多款基于ULED X场景画质技术平台的MiniLED电视新品。

  此外还有三星的QN85C、索尼的X95L、小米的S Pro电视MiniLED版本。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三星、海信、东芝、TCL、创维等14家企业共发布了30多款Mini LED背光电视新品,分区数从200到5184个不等,价格从4500元至28万元不等。

  满屏都是Mini LED。

  在今年8月,TCL甚至还宣布,未来三年大尺寸销量中,Mini LED的渗透率要超过60%。

  海信在23年三季度报中与乾照光电正式并表,乾照光电的主要业务为制造LED芯片和外延片,由此可见海信在Mini-LED上的决心。

  电视行业很少像如今这样,主流品牌快速达成一致,支持某一种显示技术。

  02 为什么是Mini LED?

  几十年来,电视行业的技术发展虽然始终在进步,但一直都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来来回回,主流显示技术还是LCD和OLED。

  从纯技术上来看,LCD发展历史最久、技术最为成熟,价格自然也最低。缺陷在于它不够轻薄,无法折叠、弯曲,也更加耗电。而且在大屏幕上,LCD总会出现漏光、光晕等现象。

  LCD的弱势反过来就是OLED的优势,OLED可以弯曲、超薄、省电、色彩好,但寿命短、易烧屏,时间越长色差越明显。而且大屏同样是OLED的掣肘之处,目前最大也只能做到97英寸,成本又高得令人“望而却步”,难以实现超大屏的量产。

  从价格上来说,在充分竞争下,LCD市场价格不断下探,市面上一两千就能买一台50寸的智能电视。

  事实上,从2015年京东方开工建设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开始,中国电视厂家就一直是LCD市场的主力,比如2021年,以营收计算,中国厂商拿下了50.7%的LCD液晶面板份额。

  OLED则主走高端市场,55寸的OLED电视价格在8000元左右,65寸就逼近万元了。OLED的主力是日韩厂商。据集邦咨询报告,2022年以来, LG电子和SONY拥OLED电视市61%及21%的全球占有率。

  总结起来就是,LCD电视稳定可靠性价比高,但技术上还有优化的空间,OLED电视超薄漂亮,但65寸以上性价比不高,更大尺寸的OLED更是难以企及的天价。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就是好。不论是看电影、打游戏,抑或是用来给孩子上网课,消费者已经充分显示了对更大尺寸电视的偏爱。

  企业该如何选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7:43 , Processed in 0.0259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