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良心回购” 将回购用途从股权激励转为注销股份,也是美的集团此次“大动作”中的重点。对此,有股民在互动平台上激情表示:“回购注销才是真回购,才是有良心,有担当的好公司!” 今年8月,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股份回购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来稳定、提振股价,维护股东权益,夯实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 此后,A股上市公司回购蔚然成风,先后掀起多轮浪潮。其中10月26日晚间,百余家上市公司集体发布股份回购相关公告,创今年以来单日回购公告数量之最。 而过去一个月来,区别于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以注销为目的的回购风潮明显更盛。有业内媒体统计,与10月份约130家相比,11月份仅过半时,就有超110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并注销的公告,将上市公司回购的股份全部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据不完全统计,11月21日当日,曾有光迅科技、明阳智能、科伦药业等多家公司同时发布回购注销预案。近一周内,还有鲍斯股份、盈趣科技、瑞联新材等一系列企业先后通过了注销回购股份的议案,又或是如美的集团一般,公告变更回购用途为“减少注册资本”。 眼下,美的集团再次注销近7000亿股回购股份,在部分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眼中也起到了一种表率作用。 记者注意到,2015年美的集团首次开启总价10亿元回购时,其回购用途便是“减少总股本以及注册资本”。2018年,公司还顶格完成了40亿元回购9511万股,成为当时A股历史上金额最高的回购,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43%,处理方式同样为全部注销。 “回购股份后进行注销,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股票向市场的回流。市面上的流通股减少后,就会提高剩余持有者的占比,改善每股收益等指标,并提升投资价值。”前述家电分析师认为。 记者了解到,股份注销后,一方面,市场流动股本减少,理论上有助于每股可分配利润的增加,利好投资者收益的改善,同时可以增加上市公司每股的收益与投资者权益。另一方面,注销式回购本身,也更能彰显公司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充沛信心,真正避免“为减持而回购”的情况发生。 资深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同样提到,要提振投资者信心,重要的还是要鼓励上市公司更多地实行注销式回购。 “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沦落成为一种利益输送,以半价或‘0元’的价格给予股权激励的对象,或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这其实是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一种伤害。因此,这种用于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回购,是无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皮海洲在近期的发文中表示。 在他看来,证监会如要“修订股份回购制度规则,放宽相关回购条件,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其落脚点也应该落实在注销式回购这一点上。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注销式回购习惯还需逐渐培养,A股市场在企业整体的回购注销金额,又或是主动减资注销股本的公司比例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但总的来看,注销式回购未来的扩容空间依然值得期待。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谭雅涵
|
GMT+8, 2025-5-4 05:06 , Processed in 0.0245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