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以科技突破生态,家电行业转向多元应用场景

2023-12-28 09: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140| 评论: 0|原作者: 吴立洋 王海晴|来自: 21世纪经济报

摘要: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立洋实习生王海晴上海报道  2023年已行至年末,但家电行业的新消息却依然频繁且活跃。  12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终止对美智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这一美的集团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立洋实习生王海晴上海报道

  2023年已行至年末,但家电行业的新消息却依然频繁且活跃。

  12月23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终止对美智光电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这一美的集团旗下的照明及智能前装产品公司再度IPO失利。此前不久,12月19日,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该公司由美的智联(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73.85%持股,而后者由美的集团100%持股。

  同样是在12月,另两家白电巨头亦有动态发布。14日,海尔智家发布公告宣布将以约6.4亿美元(45.59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开利全球旗下从事商用制冷业务的Carrier Refrigeration;19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将斥资10.15亿元再度增持格力钛约2.71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控制格力钛总股本72.47%的表决权。

  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纵览近年来家电企业的投融资操作,既包含家电产业链本身上下游延伸布局,也有相当多向外拓展的案例。频频进行资本操作背后,是家电企业提振低迷股价或寻求套现的权宜之计,又或是面向未来的长线布局?

  制造投资转型 “硬科技”导向

  为进一步梳理家电行业近年来的布局,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对2021年至2023年主要家电企业收购、增持、推动上市等资本操作进行了不完全梳理(见下图)。

  从这些操作涉及公司主营业务与行业来看,大部分企业均有鲜明的“硬科技”标签导向,与新能源、芯片等科技热点概念高度相关;另一方面,细究其具体产品,又往往在细分领域和家电本身的产业链高度相关。

  例如海信旗下于今年1月公告,6月在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的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营业务包括显示芯片及 AIoT 智能控制芯片,为各类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提供显示芯片解决方案,并为智能家电等提供变频及主控解决方案。作为黑电巨头的海信,旗下海信视像既是信芯微母公司,也一直是其第一大、第二大客户。

  同样在今年,海信视像通过对外投资,取得了乾照光电的控制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后者主营业务为全色系LED外延片和芯片及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和芯片。

  海信视像在公告中表示,增持并获得乾照光电控制权是“为进一步强化海信视像在显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加快Mini LED、Micro LED 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建立未来在市场、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

  同样将自身芯片业务推到前台的还有康佳。今年10月,康佳集团孵化的合肥康芯威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且康佳集团表示,A轮增资以后,集团公司不再控股合肥康芯威,康芯威启动了市场化运作,开始按照拟上市企业的规范推进经营管理工作。

  与海信集团布局两家显示芯片厂商不同而又类似的是,康芯威主营业务为自研存储控制器芯片及存储模组,同样与康佳旗下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等产品上游供应链高度相关。

  时间拉回到约十年前,现金流充裕的家电行业早已开启“买买买”的脚步,但其收购对象大多集中于家电行业本身的海内外品牌。例如,2012年海尔收购日本三洋冰箱业务,2015年海信收购夏普美洲电视业务,2016年美的收购日本东芝家用电器业务。

  彼时,一方面在家电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各大家电龙头通过收购巩固了自身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增量见顶的大背景下,也开始尝试通过收购海外品牌涉足出海市场。而这些收购中,虽然也包含部分对收购对象技术储备的需求,但更主要的目的仍是在制造和品牌端布局,与当前强调操作对象科技属性,聚焦“硬科技”的风格存在显著不同。

  “从融资角度来看,布局这些‘硬科技’业务既能获得政策支持,也可以调动市场积极性。”一位长期观察家电领域的行业人士在与记者交流时指出,家电是少有的几乎所有龙头公司都已完成上市的行业,而这也同样意味着传统家电产业格局已接近饱和,很难调动二级市场的投资热情和积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布局上游供应链关键环节或推动掌握核心技术的子公司走到台前,可以进一步赋予和强化自身“科创”属性,在融资端和二级市场投资方面产生带动作用。

  今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政策例行吹风会,金融管理部门在会上表示,在股票市场上,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鼓励更多科创型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融资,并且希望银行能够为并购融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近年来,随着地产、小家电等概念热度相继退散,家电企业股价一直处于相对低点,在家电行业本身短期内较难获得提振的背景下,分拆子公司上市,一方面,如若其股价获得高估值,可以同时提升母公司估值;另一方面,基于对该预期的看好,也利于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转向多元应用场景

  除了上游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布局,在下游产品端,家电行业亦相继展开了多轮布局。

  例如,美的于2022年6月推出家庭服务机器人品牌“WISHUG”以及首代家庭服务机器人产品小惟;半年前,继2015年初步入股德国机器人公司KUKA后,美的也完成了对其全面收购和私有化。在C端家庭机器人与B端工业机器人市场,美的均已有落地产品推出。

  如果说家用机器人尚且可算家用电器的一部分的话,相较于美的,格力在拓展产品领域时的策略要显得更为跳脱。去年12月,珠海格力预制菜装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赶上了预制菜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产业发展风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2:48 , Processed in 0.0246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