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中国彩电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

2024-1-10 10: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4231| 评论: 0|原作者: 颂雨|来自: 丁科技网

摘要:   电视市场震荡下行。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电视市场出货总量达345万台,比11月下降3.4%,同比2022年下降高达22.3%,创下年内单月最高降幅。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绝大多数品牌的出货量都在下 ...
  电视市场震荡下行。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电视市场出货总量达345万台,比11月下降3.4%,同比2022年下降高达22.3%,创下年内单月最高降幅。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绝大多数品牌的出货量都在下滑。不过,整体来看,行业企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分化。

  海信系仍具有较大的领先优势。从数据来看,12月海信系(含Vidda)电视出货85万台左右,同比下降13.1%,出货量蝉联月度第一。第二名小米的出货量为65万台,海信保持了20万台的较大领先优势,第一的位置相对比较稳固。

  排名2-4的品牌差距很小,行业座次有继续调整的空间。从数量来看,小米(含红米)、TCL(含雷鸟)、创维(含酷开)的出货量分别为65万台、60万台、60万台,TCL系和创维系的出货量几乎持平,与小米系的差距也只有5万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品牌中,创维电视的出货量保持了正增长。如果此消彼长的趋势延续下去,2-4位的座次有可能发生动态调整。

  丁科技网注意到,在马太效应下,市场份额持续向前四品牌集中,其他品牌则彻底失速。从数据来看,长虹、海尔、康佳三个品牌12月合计出货量不到50万,且同比大幅下滑40%;索尼、三星、飞利浦、夏普这四大外资品牌合计出货量不到20万台,同比下滑20%。

  当然,对于前四品牌来说,虽然市场下行周期它们挤压了其他品牌的市场空间,整体份额持续上扬,但依然要保持谨慎的乐观。毕竟,如果整体市场不能回调转暖,当其他品牌彻底出局后,更大的压力就会转移到自己身上。

  丁科技网注意到,如何引导用户回归大屏,依然是行业企业的共同课题。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电视开机率经历了急剧的下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开机率从70%断崖式下降到2022年的不到30%。

  当用户开机频次持续降低,大屏的价值自然无法充分释放。因此,前四品牌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创新来提升电视的吸引力。从目前来看,硬件创新的空间依然存在,比如通过形态创新打造的壁纸电视、艺术电视、可折叠电视等,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用户换新;软件创新的空间就更大,比如结合应用场景,围绕游戏、教育、社交、音乐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探索、优化的空间。

  在丁科技网看来,电视市场不会一直跌跌不休,随着市场的逐步探底,以及行业企业围绕真实的生活场景加速软硬件的创新,新一轮品质换新的机遇会随之到来,行业将进入到“剩者为王”的新周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08:00 , Processed in 0.0341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