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网售假货现象频发,电商平台制度有待完善

2024-8-28 09:4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6874| 评论: 0|原作者: 余明辉|来自: 工人日报

摘要: 余明辉《工人日报》(2024年08月28日 05版)近日,山东青岛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一店铺买了一批品牌筒灯,结果发现都是假货,要求商家“退一赔三”却遭到拒绝。记者采访发现,网购买到假货的人不在少数,且这些假货的商 ...
  余明辉《工人日报》(2024年08月28日 05版)

  近日,山东青岛张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一店铺买了一批品牌筒灯,结果发现都是假货,要求商家“退一赔三”却遭到拒绝。记者采访发现,网购买到假货的人不在少数,且这些假货的商品名称、所属店铺名称通常标注着“××直销”“××品牌正品”,甚至有的店铺还是官方认证的旗舰店。(见8月27日《法治日报》)

  有媒体曾对2005名受访者调查发现,46.5%的人在网购中遭遇过假货,护肤品、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等领域是重灾区。中消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18”电商促销期间,关于“假冒伪劣”的负面信息高达21.4万余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电商行业信任危机加深的现实。

  针对网售假货现象,电商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电商平台的经营秩序。

  电商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承担着资质审核、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如果平台能够严格把关,对入驻商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并加强日常监管,那么网售假货的问题无疑会得到有效遏制。但遗憾的是,一些电商平台在追求商业利益时,忽视了自身责任。这也导致了消费者在遭遇假货时,往往面临索赔难的困境。比如,一些电商平台为了吸引商家入驻、提高日活量,对一些见怪不怪的打法律擦边球的经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些头部电商平台近年来陆续推出诸如“仅退款”、先行赔付等服务模式,提升了消费者购物体验,也对遏制假货、震慑“小聪明”的店铺起到了积极作用。在规则的探索之外,电商平台还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网络售假行为。比如,平台要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方式,与职能部门形成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合力。有关部门则应加大对电商平台的监督力度和指导服务。

  面对假货问题,电商平台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应对,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预防,才能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并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简言之,纠治网上假货易买难赔的问题,电商平台作为关键一环,必须积极作为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7-6 13:25 , Processed in 0.0254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