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杭州的盛唐环保,每年可拆解280万套废旧家电,这也是目前全国单体拆解量最多的车间。但时至今日,稳定的货源渠道,一直是困扰正规拆解企业的难题之一。 政府倡导下的第一次大规模以旧换新行动在2009年,当时,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此后两年,家电下乡、家电节能惠民、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首次走入公众视野。不仅促进了消费,还可以通过大规模以旧换新行动,建立正规的家电拆解渠道,整治环境污染。 位于杭州的盛唐环保,正是在第一轮以旧换新政策时进入了废家电拆解行业,并在2011年3月,开始进行废旧家电拆解。 据浙江盛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强毅介绍,2009年,浙江省根据国家出台的以旧换新政策,制定了统一的废旧家电收购价格,同时划定区域范围,区域内所产生的废旧家电只能在指定拆解工厂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回收、拆解等各环节补贴,保证废旧家电进入正规拆解途径。在货源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有40余家企业进入了拆解行业。 2008年左右,正是中国家电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四机一脑”开始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中国每年开始淘汰的旧电器数量也数量激增。此时,包括海尔、TCL、格力电器、长虹等众多家电生产企业也在此时考虑进入家电拆解行业。 建立拆解工厂,意味着要通过完全逆向的技术手段,将一台完整的空调拆分成各类零件。此外,环保设施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以一台废旧空调为例,里面的废油、残留冷酶、废弃线路板等危险废物,如果不进行专门处理和管控,大气、土壤、地下水都会受到严重污染。这些必要的成本投入后,能否带来收益,在当时都是未知。 一直以来,再生资源回收处理行业因为长期无序发展,很难摆脱“脏乱差”的固有印象。此外,行业利润较低,落后的产业形态很难在城市发展定位中占据一席之地。 作为空调生产工厂的配套项目,2011年,格力首家再生资源工厂落地宁乡。而此时,实行了两年多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在2011年12月31日结束。 为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2012年7月,《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通过征收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处理基金,用于补贴家电拆解企业。全国陆续有109家拆解企业拿到了废旧电器处理资质,并享受基金补贴政策。 按照平均价值排序,废旧家电中,排位第一的是空调,其次是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和电脑。这是因为废旧家电是根据拆解后每种原材料的重量进行价值估算。空调中含有大量价值极高的铜等金属,其他产品则多以塑料为主。拆解后,经过一系列加工,通过磅表测出每种原材料的重量后,才能进入市场进行价格核算。家电回收行业是名副其实的高风险低收益行业。 设立基金补贴,一方面是想让正规拆解企业在废旧家电市场规模形成前获得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保证家电从入厂到完成拆解,实现全过程环境无害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工作指南》成了评估企业能否获得补贴的参考标准。 目前拆解工厂所使用的工作指南是2019年更新的,更新调整的内容主要是拆解的具体步骤。除了冰箱拆解采用相对先进的工艺外,其他品类都需要人工完成操作。 与家电拆解工艺受限不同,在格力的高栏港空调生产车间,几乎全是机器人忙碌的身影。无论是压缩机、冷凝机的安装,还是螺丝固定、抽真空、噪声检测、成品检测,空调从生产到出库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动执行,不仅实现了智能制造,也将生产标准带到了新的高度。 但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废旧家电拆解工厂内,机器并没有取代人工拆解。 2021年,盛唐环保因拆解厂址搬迁,投入3亿元建设了新的拆解工厂,但因为现行操作指南的缘故,很多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步骤目前还需要人工完成。 自2012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出台以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废电器非法拆解的风险因正规拆解企业的出现得到一定遏制,全国回收拆解“四机一脑”总量接近7亿台,但规范回收拆解率只有四成左右。 但是,2012年开始发放的维系企业运转的资金补贴,在7年后的2019年第一季度之后,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2023年12月20日,《关于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有关事项的公告》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截至2023年12月31日前已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补贴。 今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中提到,为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资金支持政策。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75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继续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8月24日,《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各地要督促家电以旧换新参与企业将回收的废家电交与正规拆解企业。鼓励个人消费者和企业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举报非法拆解废家电行为。 制度创新的杭州实践 2018年开始,杭州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印发《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全市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达到2000个;提升建设分拣中心48万平方米,加快推广“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培育一批年回收规模1万吨以上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经过5年时间的探索,到2023年底,杭州建立了2767个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面积超过51万平方米。尽管回收体系建设初步完成,但回收企业收到的废旧家电数量并不多。与走街串巷的回收商相比,回收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租房、用工、运输等成本,这也导致可给出的回收价格并不占优势。 在国外一些废旧电子产品处理渠道成熟的国家,居民处理废旧家电往往需要付费,并放置指定地点,由专门企业进行回收,无需担心最终流向问题。但在我国,因为消费者对废旧家电残值期望较高,导致回收流向存在着不可预知性,行业规范也存在一定障碍。 我国的物流体系随着电商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一直仅有生产端到消费端正向建设,从消费端产生的废弃物再度集中、分类、打包,作为生产原料送往工厂的反向物流未能同步发展。在今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更多的企业开始主动承担回收责任,建立完整的回收链路体系。 今年3月,各地的家电经销商都在围绕着如何收旧进行准备。 旧机从消费者家中拆除后,会贴上回收编码,运到指定销售网点,攒够一定数量后,再由回收部门运回总部的物流仓库。攒够300套到400套后,统一运往长沙。 珠海的链路成本固然可以降低,但在北京等大城市,为了节约成本,门店也只能在周边村镇租用民房进行旧家电暂存,攒够10台左右后运往石家庄的拆解工厂进行处理。 针对困扰行业多年的用地问题,中央决定,指导各地把废弃物回收设施纳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为回收循环利用提供用地支持。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加快制定、修订一批标准,通过标准的逐步提升推动更新换代常态化。在积极完善拆解端新标准的同时,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支持建设一批集中分拣处理中心,也成为此轮以旧换新政策的着力点。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的效果,也决定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成败。 编导丨武伟宸 摄像丨李季 历文博 高帅 责任编辑:陈浩洲
|
GMT+8, 2025-7-7 12:50 , Processed in 0.024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