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核心内容:安全与智能化并重 如今,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功能强大的智能床开始逐渐从小众家居品类走入大众视野。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床行业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对这类产品存在疑问,例如:所谓的“智能床”到底应该有多“智能”?如果仅具备电动升降功能,可以称为“智能床”吗? 标准首次明确定义了“智能床”概念,并按结构分为“一体式智能床”与“分体式智能床”两类,要求产品需具备人机交互、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及智能调节等核心功能,同时针对安全、性能、环保等关键环节提出强制性要求。 - 安全防护:智能床必须配备童锁功能,防止误操作引发意外;可触及区域禁用锐利边缘,老年、残障产品需做倒圆处理(半径>10mm或倒圆弧长不小于15mm);升降速度限制在≤50mm/s,运行中需有效规避剪切挤压风险。 - 智能与静音:睡眠模式下噪声≤30分贝,日常调节噪声≤55分贝;支持远程控制、语音交互、睡眠数据监测等智能化功能;加热功能需严格防烫伤,数据采集须获用户授权。 - 品质与环保:床体需通过5000次升降耐久测试;甲醛释放量分三级管控(最优A级≤0.03mg/m³);阻燃性能、有害物质限量同步对标国际先进标准。 在业内看来,此次发布的《GB/T 45231-2025智能床》是针对该产品品类出台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为智能床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它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企业创新升级。尽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标准的实施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智能床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企业应积极适应标准要求,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共同推动智能床行业的繁荣发展。
|
GMT+8, 2025-8-7 20:04 , Processed in 0.0248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