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门体生产线无人搬运车往来穿梭,500余个传感器实时传递运行数据;大容量对开门冰箱每十秒下线一台,单线日产能突破2400台;研发端定制参数直达车间,订单响应周期缩短三成……在全球首座家庭中央空调领域的“灯塔工厂”——海尔合肥空调互联工厂,智造气息扑面而来。这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合肥经开区智能家电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作为全国最大的冰箱生产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合肥经开区深耕家电产业二十余年,逐步构筑起横跨研发、制造、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了以合肥海尔工业园(以下简称:海尔)、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菱)、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凌)、合肥雪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祺电气)等主机企业为龙头,56家规上工业企业和34家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全区家电总产能已达4500万台,拥有46家各级研发机构,产业磁吸效应不断增强。依托深厚制造积淀和政策精准赋能,“合肥智造”正加速从规模化生产向智能化创新蝶变。 创新驱动,从“制造基地”到“智慧高地” 走进美菱的5G智慧实验室,一台搭载“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的M鲜生系列冰箱正在接受极限保鲜测试。数据显示,其肉类保鲜期是普通冰箱的3倍以上。这项行业首创技术的突破性应用,标志着合肥家电产业从“零部件组装”向“核心科技攻坚”的跨越。近年来,美菱年均研发投入超3亿元,已建成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专利年均增长超15%。 经开区持续优化创新土壤,以国家级研发机构为引擎,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雪祺电气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研制的超静音压缩机打破国际垄断,为大容量冰箱国产化奠定基础,在政府牵线下,“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配套企业”的创新联合体不断涌现,2024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1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长37%。 “从前我们依赖进口压缩机和芯片,如今国产化率达90%,研发周期缩短一半。”华凌研发负责人坦言。从制造车间到创新前端,合肥经开区正加速积蓄原创技术势能。 智造领航,产业链深度重构 在经开区,一部空调外机壳体的制造旅程,清晰诠释着“高效整合供应链”力量,原料钣金件来自本地企业合肥河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制主板产自合肥海尔卡奥斯智控互联工厂,包装方案由东华包装智能系统生成,最后通过港口集装箱码头运往全球市场。一条连接上下游企业的高效供应链,使核心零部件本土配套率不断提升。 智能家电产业不是单打独斗,合肥经开区正围绕主机厂构建“一小时产业圈”,将原有40余公里半径的配套圈层压缩至园区内部。依托海尔、美菱等链主企业,经开区推动建设产业协同平台,建立统一质量标准与数据接口,带动供应链企业整体升级。2024年产业链新增配套企业23家,供应链响应效率再度提高。 向“新”而行,抢占未来赛道 在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美菱M鲜生冰箱搭载AI自寻优技术,融合云帆大模型,结合用户使用习惯,生成最佳运行程序,实现AI节能、AI保鲜、AI降噪,让冰箱越来越懂你;与此同时,美菱洗衣机和空调实现数据互通,场景化解决方案的背后,是合肥家电产业向全屋智能的战略跃迁。 从“白色家电之都”到“智慧家居高地”,合肥经开区正以创新之名,改写中国家电产业的地理坐标。 未来,合肥经开区将抓住数智融合的历史机遇,依托现有制造根基和创新生态,向价值链上游突围,既做强传统产业,也突破技术瓶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朱旭 方露)
|
GMT+8, 2025-8-19 15:12 , Processed in 0.0302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