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 □ 王琦琛)近日,知名电动牙刷品牌Usmile(笑容加)的运营主体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际悦动”),因在广告宣传中诋毁竞品徕芬科技牙刷,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被广东监管部门处罚25万元。 作为2024年电动牙刷行业的销冠,Usmile曾被视为国产口腔护理的“头部品牌”。但在风光背后,企业却接连陷入争议:一方面因“拉踩”营销遭到监管处罚,另一方面,产品质量与售后问题亦饱受消费者质疑。记者调查发现,在小红书、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围绕Usmile“过保即坏”“维修费畸高”等核心问题的投诉正在持续发酵。 Usmile直播间诋毁竞品徕芬牙刷受罚 根据信用中国(广东)公示,2025年7月28日,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因商业诋毁违法行为,被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 处罚文件显示,2024年4月30日,星际悦动在官方抖音账号“Usmile电动牙刷直播间”发布短视频宣传时,主播以“为什么笑容加不做这种9块9的刷头?”开场,随后画面切换至一款刷柄标注“laifen”的电动牙刷,并在展示放大的刷毛画面时称“9块9的刷头长这样!你敢用吗?每一根都是毛刺、全是倒刺”,相关言辞还以字幕同步呈现。 此后,2024年5月23日,该直播间在宣传Usmile电动牙刷扫振功能时,再次与竞品徕芬牙刷进行对比,暗示其“只能单一震动或旋转”。 经监管部门认定,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抖音传播贬低徕芬公司竞品牙刷的误导性信息,损害了徕芬公司产品的商业信誉,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关于“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二十三条,广州市天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星际悦动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处以25万元罚款。 “过保即坏”?消费者质疑“一年必坏” 相比“拉踩”风波,消费者更在意的是Usmile产品质量问题。记者注意到,黑猫投诉平台关于Usmile的投诉已超过700条,其中大量集中在“过保即坏”的现象。 多位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Usmile电动牙刷在使用一年或刚过质保期后,便出现无法充电、马达失灵、软管漏水,甚至“自动震动无法关机”等问题。更令人质疑的是,这些故障往往与一年的质保期“精准重合”。有用户直言,Usmile是否存在“设计寿命卡点”,让产品在保修期刚过便集中报废,从而迫使用户二次购买? 此外,尽管Usmile宣传绑定小程序即可享受“一年内免费换新”,但部分消费者反映通过拼多多“百亿补贴”等渠道购买,并在小程序完成绑定激活后,仍被认定为“非授权店”而拒绝售后。 值得注意的是,Usmile母公司生产的儿童牙刷品类也曾出现质量问题。2024年12月1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儿童用品产品抽检公告显示,1批次标称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成长小帽(儿童)声波电动牙刷被检出“可拆卸零部件”项目不合格,该批次样品型号为Q3S,批次号为G2114X、G2113X、G1619JP,销售于北京屈臣氏门店。 维修费接近新品价 用户直呼“修不如买” 除了“过保即坏”,高昂的售后维修费用成为消费者集中投诉的另一焦点。以售价169元的P10电动牙刷为例,其维修报价高达150元;C10S冲牙器“以旧换新”的价格高达229元,而新品售价仅约300元。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其购买的“CY0超声白”Usmile电动牙刷在使用一年后出现无法正常出水的情况。由于故障时间正好落在保修期结束后几天,抱着“能修就修”的想法,该消费者寄回售后,却被告知存在“主机故障、PCBA不良、电机异常、外壳脏污”等问题,需自费维修。此外,不仅寄送维修需要消费者自费承担运费,若选择放弃维修、申请退回,还必须采用到付才才能退回。 官方维修报价单显示:检测费用30元、组装费用20元、更换PCBA板45元、更换电机组件30元、更换外壳组件45元,合计170元。该消费者直言:“修一次要花170元,买新的只要180元,还不如直接换新。”不少消费者甚至调侃:“Usmile不是卖牙刷的,是卖一次性消费品。” 专家指出,电动牙刷行业的主要利润并非来自主机,而是依赖刷头、充电线等耗材的高频复购。根据36氪研究院研报,飞利浦、欧乐B等国际品牌的刷头单价普遍在30-50元,长期使用下来,用户的年复购成本甚至可达主机价格的1-2倍,形成稳定的“耗材盈利闭环”。调研还显示,超过一半用户对电动牙刷的首要不满集中在“刷头价格过高”。 在这一背景下,Usmile高昂的维修报价被认为是另一种“变相盈利”的手段——维修费接近新品价,看似服务,实则推动用户“修不如买”。而竞品品牌徕芬则反其道而行之,采用“硬件微利+耗材低价”模式。以刷头为例,Usmile两支装售价84元,而徕芬三支装仅35元。这种低价策略帮助徕芬迅速抢占市场,也让Usmile承受更大压力。 电动牙刷“暗战”白热化 记者9月1日查询时注意到,Usmile官网此前打出的“中国第一口腔护理品牌”宣传海报已被删除。 公开资料显示,Usmile成立于2015年,由前“宝洁人”陈建群创办,背后有钟鼎资本等机构加持,产品线覆电动牙刷、冲牙器及口腔护理周边等产品。凭借营销与渠道优势,Usmile在短时间内实现飞速扩张:2023至2024年,其市占率从23%跃升至29%,首次超越飞利浦,登上行业第一。 然而,快速崛起的背后,竞争也日益激烈。电动牙刷行业技术门槛低、产品趋同明显,国际巨头与本土新锐同台竞争。Usmile的直接竞争对手徕芬,仅用一年便将市占率从1%提升至11%,依靠“硬件微利+耗材低价”打破了传统厂商依赖高价刷头盈利的模式。渠道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徕芬电动牙刷已在京东、天猫、抖音等多平台夺冠。 面对这样的市场暗战,Usmile并未在产品力和服务上建立明显优势,反而选择通过“拉踩”竞品博取声量,最终因违法宣传被处罚。不仅动摇了其“行业第一”的品牌形象,也暴露出增长模式的潜在隐忧:依赖营销驱动的扩张,能否经得起口碑与质量的双重考验?业内人士指出,处罚损伤的是品牌外部形象,而消费者投诉则直击内在根基。若Usmile不能尽快修复信任缺口,其在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双重压力”或将同步爆发。 8月26日起,记者多次致电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发稿,企业未对投诉内容做出公开回应。本报持续关注事件发展。 《消费日报网》原文链接:http://m.xfrb.com.cn/article/depth/14412736943416.html
|
GMT+8, 2025-9-10 14:57 , Processed in 0.0318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