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安克创新因电芯供应商问题引发大规模召回,涉及中国市场的7款超71.29万件充电宝以及在美国市场召回的115.8万台存在火灾风险的移动电源。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通报显示,相关产品已造成19起起火或爆炸事故。这一系列事件将安克创新的产品质量管控推至舆论风口,引发了市场对“安克品质”的信任危机。 在此背景下,安克创新宣布了一项重大人事变动:原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于8月正式加盟,担任首席营销官(CMO)。这一调整为这家深陷质量漩涡的消费电子品牌带来新的期待。 增长放缓与盈利承压的双重考验 2025年上半年,安克创新营收128.67亿元,同比增长33.36%;净利润11.67亿元,增长33.8%。但单季度数据显示增长动能减弱:第二季度营收增速降至30.4%,较第一季度的37%明显放缓。 更值得关注的是盈利指标背离。第二季度净利润增速仅19.5%,远低于营收增速,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这与公司同期11.95亿元的研发投入形成对比——尽管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35%,占营收比重提升至9.28%,却未能遏制质量问题对利润的侵蚀。 毛利率的细微变化背后暗藏玄机。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44.73%,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其中充电储能类产品毛利率下滑更为明显,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至40.61%。财报数据显示,这一下滑主要源于第二季度计提的充电宝召回相关开支,而此类质量事故造成的品牌无形资产损失,往往比直接财务损失更为深远。 质量危机频发,信任危机加剧 2025年6月的大规模召回事件,成为安克创新质量管控体系的"压力测试"。公司因电芯供应商问题,在中国市场召回7款超71.29万件充电宝,在美国市场召回115.8万台存在火灾风险的移动电源,两次召回货值合计超亿元。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USPSC)通报显示,相关产品已造成19起起火或爆炸事故,导致人员轻度烧伤和超过6万美元的财产损失。 与罗马仕的对比凸显了安克创新的应对优势。同样使用问题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罗马仕在宣布召回近50万台产品后,其位于深圳的工厂悄然挂上停工告示,多个电商平台旗舰店集体闭店。而安克创新凭借更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更雄厚的资金实力,虽然召回数量更大,但仍能维持运营。 然而,质量问题的普遍性不容忽视。这已是公司两年内的第四次大规模召回:2023年2月因电芯虚焊召回535型号产品,2024年9月因负极极耳虚焊召回三款型号产品,同年12月又因电池隐患召回Soundcore系列蓝牙音响。频繁的质量问题暴露了供应链管理的深层缺陷,尽管安克创新已终止与涉事电芯供应商的合作,但品控漏洞仍未根本解决。 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反馈进一步加剧了信任危机。多位消费者表示,不在召回范围的产品仍出现发热异常等问题,并强制要求退货退款。某用户分享的A1680型号充电宝自燃案例中,其SN码查询显示不在召回范围,却发生了严重安全事故。这种“未召回产品仍存风险”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而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滞后性——仅在官网发布召回公告而未及时通过深交所披露,更引发投资者对其合规治理能力的质疑。 全球化布局与政策风险的双重博弈 作为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企业,安克创新95%以上的营收来自境外,这种市场结构使其对全球贸易环境变化格外敏感。2025年上半年,北美市场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3.2%,占比已不足50%;欧洲市场表现抢眼,收入34.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96%,成为新的增长引擎。然而,这种高速增长正面临政策法规的严峻挑战。 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风险持续存在。公司已成立跨部门项目组应对可能加征的关税,采取提前备货、调整供应链布局等策略。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余额达52.9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超过20亿元,增幅接近68%,部分原因即为应对潜在的关税政策变化。 同时,2025年3月欧盟通过的电池废物管理新规,给安克创新的欧洲业务带来合规压力。该法规将所有碱性电池重新划为危险废物,新增锂基电池专门管理代码,要求对电池全生命周期实施严格追踪管理。尽管法规给予18个月的过渡期,但企业需投入巨资调整生产流程、升级回收体系,这对于以电池类产品为核心的安克创新而言,无疑将增加成本压力并可能影响产品上市周期。 渠道结构的转型尚未完成。尽管独立站业务同比增长83.87%,但12.44亿元的收入规模与亚马逊渠道仍有较大差距。公司努力拓展线下渠道,增速达43.64%,但在全球零售格局重塑的背景下,线下终端的建设成本与管理复杂度都在上升。这种渠道转型的阵痛,与海外市场的政策不确定性相互叠加,构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双重挑战。 新帅上任与战略转型的关键抉择 贾净东的加盟被寄予“战略破局”的厚望。这位曾任职宝洁、在vivo工作八年的营销专家,主导了vivo从“年轻化”向“高端化+技术化”的品牌转型,在高端市场培育和线下渠道建设方面经验丰富。vivo国内线下销售终端数量超20万,这种渠道深耕能力正是安克创新急需的。公司明确表示,贾净东将负责提升品牌势能、深化全球消费者连接和驱动产品与市场战略协同。 然而,跨界转型面临不小挑战。手机行业与消费电子配件的营销逻辑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注重品牌溢价和生态构建,后者更依赖产品性价比和渠道渗透。贾净东需要将vivo的用户共创经验与安克的全球化布局相结合,在保持技术创新优势的同时重建消费者信任。美的CMO徐行通过用户深度调研开发细分产品的案例,或许能为其提供参考,但安克目前更迫切需要的是解决质量信任问题而非推出创新功能。 新高管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改革清单”: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质量管控的关系?如何将线下渠道经验复制到全球市场?如何应对欧盟新规等政策变化?如何修复消费者信任并提升品牌溢价?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安克创新能否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增长”。 创新突围与库存压力的平衡难题 在核心业务承压的情况下,安克创新试图通过品类拓展寻找新增长点。公司推出的全球首款消费级3D纹理UV打印机众筹金额达4676万美元,首款扫地机器人爬楼辅助设备MarsWalker也取得市场关注。智能创新类产品上半年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37.77%,展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潜力。 然而,新品拓展伴随较高风险。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库存商品高达52.3亿元,在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的背景下,存在较大的滞销贬值风险。这种库存压力与频繁的产品召回形成恶性循环——质量问题导致老品滞销,新品推出又面临市场信任不足的困境,最终可能加剧资金周转压力。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大额负值(2024年达-15.03亿元)反映出资金配置的争议。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非投入质量管控体系升级或核心技术研发,这种保守的资金策略在业绩承压期更显争议。与此同时,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为负,表明公司正处于偿还债务和分红的资金净流出阶段,对现金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安克创新正站在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贾净东的到来能否实现“品牌救赎”,不仅需要复制vivo的成功经验,更需针对安克的具体痛点制定解决方案。在消费电子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公司需要证明的不仅是增长的速度,更是增长的质量——这既包括产品品质的提升,也涵盖盈利能力的改善和品牌价值的重塑。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古马 《新黄河》原文链接:https://api.jinantimes.com.cn/h5/content.html?catid=243&id=5138400
|
GMT+8, 2025-9-17 15:06 , Processed in 0.02666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