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端电视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Mini LED技术从过去的追赶者转变为全面压制OLED的挑战者。从市场机构数据来看,MiniLED正在确立其高端市场主导技术的地位。 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数据,2025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50%,达到1156万台。而OLED电视出货量预计为679万台,同比增长仅7.1%。 而此前市场研究机构Omdia预测,2025年MiniLED电视(含RGB-MiniLED)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1200万台,而OLED电视预计仅600万台。 这些数据揭示了OLED电视近年来遭遇的多方压力。随着海信、TCL、三星相继布局RGB-MiniLED,以及索尼、创维等后续跟进,OLED电视在高端市场的增长压力更加凸显。 曾几何时,OLED凭借自发光特性带来的极致对比度和响应速度,成为高端电视的代名词。然而,其容易烧屏的问题屡遭诟病,在峰值亮度和使用寿命方面均不如Mini LED。 RGB-MiniLED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竞争格局。与传统白色MiniLED不同,RGB-MiniLED采用独立红、绿、蓝三色光源,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控光效果、更高亮度表现以及更宽广的色域覆盖。 面对RGB-MiniLED的崛起,钉科技注意到,全球电视巨头纷纷加快布局速度。 TCL以“双轨战略”重构MiniLED格局,一方面通过SQD-MiniLED冲击高端技术标杆,另一方面借RGB-MiniLED完善中高端产品覆盖。其最新发布的X11L旗舰产品搭载独家的SQD-MiniLED技术,实现了控光、色域、亮度等方面的颠覆性升级。 海信则通过“王炸双芯”策略打造技术优势。在全球首款RGB-MiniLED电视上,海信通过自研信芯AI画质芯片H7和高性能RGB-MiniLED芯片实现高效协同,首次破解了困扰行业已久的“光色同控”难题。 三星则以“Micro RGB”的形式入局这一市场,通过更小的RGB 三色LED芯片,将三星的MiniLED电视带入到RGB三色背光时代。日前,钉科技注意到,其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也已经在中国亮相,市场化已经启动。 索尼也不甘示弱,已于2025年3月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显示系统,用RGB LED取代传统的MiniLED背光,计划于2026年推出搭载RGBLED背光技术的Bravia系列电视。钉科技了解到,创维也有计划将在2026年推出RGB-MiniLED电视。 值得注意的是,RGB-MiniLED电视并不是中国电视巨头的“门面”,而是要作为主力机型进行销售。钉科技注意到,日前,海信就将RGB技术下放至主力机型U7S Pro,TCL近日则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Q10M Ultra、Q9M 系列两款RGB-Mini LED电视,无论是价格还是尺寸都具备很强的“冲击力”。 OLED阵营目前仅有三星、LG两大韩系巨头在支撑。在技术上,三星致力于将AI技术赋能其OLED电视,并持续丰富产品线,LG则在探索成本更优的MLA-OLED等技术。然而,OLED电视仍然面临定价过高的困境。Trendforce分析称,OLED受限于面板产能,电视零售价比MiniLED电视高出3至4倍。 数据显示,75英寸以上OLED电视的平均售价约为1.2万美元,而同尺寸RGB-MiniLED产品已降至8000美元区间。钉科技注意到,TCL最新发布的TCL Q9M 系列,其65英寸、75英寸的价格仅为7999、9999元,将RGB-MiniLED电视的价格下探到万元以下。 在钉科技看来,2026年或将成为RGB-MiniLED电视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随着供应链的完善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其生产成本有望显著下降,从而在高端市场形成更强竞争力,而OLED电视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将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
GMT+8, 2025-9-19 17:16 , Processed in 0.0558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