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为“舶来品”,又多年霸榜世界电视销量榜,三星电视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坚持。虽然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仍保持着其原有的系统设置。而三星电视的自研系统与我国市面上腾讯、爱奇艺等多数视频软件都不兼容,导致用户使用体验感较差。因此,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选择操作更方便的安卓系统电视,三星电视在我国电视机行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国产品牌蚕食。 其次,随着我国高性价比的本土电视机品牌崛起,电视机行业陷入内卷,消费者越来越在意产品的性价比高低。但是,三星电视自进入我国市场开始,就一直刻意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价格偏高导致产品受众面缩减,导致三星电视失去了快速打开中国市场的优势。 另外,三星电视运营战略的偏差也是导致三星电视“水土不服”的关键因素。当下,智能电视的兴起使得我国电视机行业运营战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如硬件配置,消费者更在意电视剧是否具备更多的娱乐功能。 举个例子,现阶段年轻消费群体中存在大量游戏玩家,其对电视机的要求是面板优质、延迟低,以此保证游戏体验感。因此,在购买电视机时,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选择具备相应功能的海信、小米等产品。相比之下,三星电视重硬件而轻功能的运营战略,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中国市场,三星电视失去竞争优势也是迟早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指出,三星计划关闭位于天津的三星电视生产基地。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三星电视已经主动缩减了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或许与其在我国市场销量不佳有关。不过,专家表示,三星电视还不会舍弃中国市场这块“肥肉”,未来也将继续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作为外资品牌,三星电视在中国电视机市场遇到诸多挑战。可以预见的是,想要在中国电视机市场分一杯羹,三星电视还应当进行不小的改变。未来,如何找到符合中国市场消费者偏好的商业模式,是三星电视需要刻苦钻研的问题。 电视机行业寒冬,三星电视压力山大 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我国电视机市场销量始终处于下滑状态。2016年,我国电视机全年销量为5089万台,到了2022年,我国电视机年销量已经下滑至3634万台,相比于2016年下滑了近30%。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电视的出货量更是经历了七个季度的连续下滑。换句话说,电视机行业的行业萎缩趋势已经成为事实。 随着短视频、电竞游戏等多样化娱乐方式的出现,电视机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刚需。与此同时,具备自动画幕、无损变焦等新功能的投影仪设备成为了新趋势,极米、当贝等投影仪品牌高速发展,进一步挤压了电视机市场。对此,不少业内从业者表示,电视机早已经是存量市场。 行业迟暮之下,为了瓜分仅有的电视机市场份额,电视机厂商之间竞争进一步激化。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各大电视机厂商强势发力,以海信、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电视机品牌借力618促销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同期的三星电视出货量却明显下降,面临了不小的销售压力。 现阶段,三星电视一方面需要应对来自投影仪设备的降维打击,一方面又要面对国产电视机厂商们的攻城略地,日子十分难过。在应对“外患”的同时,三星电视还暴露了不少“内忧”。 此前,行业内先后传出三星电视暂停采购、削减电视面板20%订单、紧急叫停供应链拉货等发展动态。可以说,三星电视的内部经营正在亮起红灯。 事实上,三星电视的内部经营问题并不令人意外。近年来,随着行业技术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三星电视技术竞争优势越来越小,而旗下产品成本却居高不下,导致品牌没有余力进行产品结构升级,进而使得产品利润降低,品牌随之陷入了经营困局。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需求总量却逐渐萎缩,三星电视在行业争夺战中几乎难以为继。未来,三星电视还将面临更多来自行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经营压力。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三星电视还有一场艰难的战役要打。 结语 我国电视机行业正在面临多方压力,整个行业处在市场大变革时期,各大电视机品牌都在为了谋求一席之地而使出浑身解数。行业重压之下,三星电视还在面临产品质量投诉、品牌口碑下滑、缺乏竞争优势等诸多挑战,品牌举步维艰。 随着行业技术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三星电视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无论如何,只要还没有被中国市场彻底击垮,三星电视就还有可以一线生机。未来,期待三星电视能够在兵荒马乱中找到破局之路,也期待电视机行业能够重新迎来曙光。 《新浪网》原文链接:https://k.sina.com.cn/article_1077173264_40345c1000101oqb3.html |
GMT+8, 2025-7-10 09:06 , Processed in 0.0320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