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高端化。以海尔为例,从卡萨帝到三翼鸟,海尔的高端化之路从未停止。在抢跑行业三年之久的当下,海尔智家完成了从家电冠军 到场景领先的转向,并向智慧家庭加速进化。今年前三季度,三翼鸟场景交易额达到 40 亿元。不过,美的和格力也不甘示弱,美的集团的高端品牌 COLMO 及 Toshiba 第三季度零售收入表现不俗,达到 86 亿元。 但同时,需要注意。第三方数据显示,三季度家电零售增速回落。作为曾经的家电行业主力产品、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在中秋国秋期间销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奥维云网的统计显示,双节期间冰箱销量同比下降 0.2%,洗衣机销量同比下降 1.6% 空调销量同比下降 1.4%。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之下,更多的玩家将目前转向了更为广阔的 B 端市场。 02 B 端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纵观各个玩家的转型路,各家均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来。 以美的为例,根据美的第三季度财报,从财报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相对于 C 端 86 亿元的营收,B 端业务营收超过 C 端近 3 倍,增速也保持着两位数的高位增长。从数据来看,To B 业务似乎已经成为美的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业务层面,美的集团依托 "1+3+N" 的业务结构创新优势,构建中国智能制造产业新格局。除了将 C 端的智能家居事业群也就是 "1" 作为基本面外,还面向 B 端划分出了机电事业群、暖通与楼宇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数字化创新业务等四大业务板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To B 业务。 此外,美的利用多年下来积累的技术与稳健庞大的市场为 B 端业务的拓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依托 C 建造 B,打造 " 承 C 启 B"、双线并行的营业模式。 美的在 B 端的发力并非个案,众多家电行业都在 B 端掘金。包括格力电器、海尔智家、海信家电、TCL 等知名品牌纷纷入局。 有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B 端业务的占比较低,还难以承担企业的盈利重担。但从长远来看,B 端市场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虽然从美的的财报中可以看出 B 端收益相对家电企业的 C 端收益多,但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开启 B 端市场并非易事。 一方面,B 端和 C 端在用户群体、使用场景、产品侧重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头部品牌所积累的经验与优势也都在 C 端,对于 B 端市场而言还是 " 新手 ",想要适应 B 端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在于,他们押注的 B 端市场盘子很大。据统计,光是工商登记的企业数量近 3000 万家,其中大部分都是 SaaS 模式和 B2B 平台的理想客户。企业多,盘子大,To B 的目标市场自然就大了,也就导致了竞争者众多。 比如美的的智能楼宇科技,面对的竞争者几乎都是全球巨头,像通力、三菱、日立、奥的斯等等。不谈国外,光是国内就有联想、百度、华为等在智能楼宇方向布局多年。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此外,海尔智家面向一站式全屋智能布局,然而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华为、小米在全屋智能方面深耕多年。 而格力先后宣布进军手机、新能源汽车等层面也早已有了更加专业更加有针对性的企业进行竞争。 目前来看,B 端市场相对于家电行业仍处于一片蓝海,虽然大环境下还有很多竞争者,但对于增速放缓的白电行业玩家来说依然充满机会。 03 结语 当传统家电行业增速放缓,To B 已成为大势所趋,家电企业正从消费品向工业品转型。 但很严峻的形式在于,一方面,要在行业内的 " 老朋友 " 的竞争中找到 To B 业务的差异化优势;另一方面,要结合市场的热潮,从既定市场的 " 新朋友 " 手中突围,尽力提升 To B 业务的营收占比,使之成为公司增长的新 " 引擎 "。 在此背景下,他们围绕 B 端赛道的新一轮竞争赛,才刚刚开始。
|
GMT+8, 2025-5-3 05:28 , Processed in 0.0246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