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记者丁雅雯、吴慧珺)空调、手机销售激增,餐厅门口排起“长龙”、线上平台订单猛增......这场从万家电器焕新到街巷烟火重燃的热潮,正为内循环注入汩汩动能。 业内专家指出,在高温天气与“考后经济”叠加效应下,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政策红利与业态创新,正推动需求升级与供给优化同频共振,为消费市场注入动能。 国补加码 数码家电市场现消费热潮 近来,在高温天气及“考后经济”的“催化”下,数码家电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在苏宁易购北京安贞店的空调销售区域,工作人员一边向顾客讲解产品功能,一边为其计算着优惠方案。“我原本考虑买一款普通挂式空调,听了销售人员介绍,决定升级为最新款无风感空调。现在单台参考价4299元的空调,叠加国补、厂家优惠、门店优惠等活动后,到手仅1999元。”消费王女士说。 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下旬至今,全国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 高考结束,“考后经济”潜能持续释放。记者在多家门店看到,不少学生在家长陪同下挑选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成为热门选项。多家门店推出“考生福利”,高考生凭准考证可领取专属优惠。 “每年高考结束后,数码产品都会迎来销售高峰。在国补政策的提振下,今年产品销售更为火爆。”多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淘宝天猫数据显示,高考结束以来,平板电脑、手机、相机等产品销量大涨。其中,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比增长200%,数码相机销量同比增长190%。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指出,夏日经济是季节性需求与场景化消费的共振。高温天气催生空调、风扇等清凉家电的刚性需求,而“考后经济”释放出学生群体的数码产品换新热情,这两股力量叠加形成消费热潮。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功能,而是追求产品附加值,比如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具备学习功能的平板电脑,这种需求升级推动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业态创新 夜经济“烟火升腾”彰显消费活力 夏夜流萤时,消费正灼灼。 在北京簋街、合肥市罍街等知名美食聚集地,不少饭店门前排起了长龙。餐厅工作人员表示,进入夏季后,夜间营业额普遍比白天高出50%以上,营业时间也相应延长至凌晨。 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丰富夜宵时段用餐体验。合肥漫乐城购物中心海底捞火锅门店融入了酒吧元素,现场有歌手进行DJ演出,调酒师带来花式调酒表演,顾客手持荧光棒,现场氛围热烈。该门店负责人表示,不少年轻人专门挑选夜间时段用餐,夜里0点还会出现排队等位情况。 北京胡大饭馆运营总监张胜滔表示,胡大饭馆每晚9时正式开启“夜场模式”,安排歌手驻唱,夏季还会增加现场打碟和花式调酒等服务。 部分餐厅推出了夏日时令菜品和饮品,并针对考生群体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一家饮品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自门店推出高考考生奶茶第二杯半价的活动后,不少考生结伴来店里消费。 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环节,电商平台也通过补贴用户等方式,打通线上线下消费闭环。如,淘宝闪购日前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资金用于直接补贴用户和商家。淘宝闪购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日订单数已超8000万单。有数据显示,自5月以来,我国外卖市场规模从每天1亿余单增长到2亿余单,近两月增长迅速。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进一步延展了消费场景。不少消费者领取线上补贴后,选择“门店自提”的方式到店,继而促进了门店其他产品的消费。 朱克力指出,夜经济升温是消费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拓展。饭店排长龙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对夜间社交场景的强烈需求。商家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打造特色主题,将夜间消费从单纯填饱肚子升级为情感联结,这种转变让夜经济从配角变为主角,成为城市消费活力的新注脚。 “通过需求拉动来畅通内循环,是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政策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头部电商平台的作用不可忽视。”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说。 朱克力表示,电商平台的角色已从交易中介升级为消费基础设施。近几年,电商平台不断优化物流、服务,能够优化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个性化商品,让消费行为从偶然变成必然。 编辑:尹杨
|
GMT+8, 2025-7-8 15:26 , Processed in 0.025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