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整体市场增速放缓,但上半年厂商们仍在不断推出新品、迭代自研技术,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其中,华为在5月19日发布的Nova14系列,是其首款搭载HarmonyOS 5.0的Nova产品,其“旗舰技术下放+精准刀法定价”的策略,使得该系列被称为中端市场的“质价比之王”。 vivo在X200、S30和Y300系列中陆续推出新品,OPPO也发布了旗舰机型Find X8 Pro、小屏轻旗舰Reno14 Pro,荣耀则发布了定位电竞旗舰的GT Pro、面向年轻一代的荣耀400、高端折叠屏Magic V4。 国产厂商们纷纷通过扩大产品线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米不得不采取更激进的定价策略,高端化战略难免受阻。 “去年底、今年初,行业对整个手机大盘发展情况抱有乐观态度,但打完半年市场后发现,大盘增长并未达到预期。当行业进货量变多,自然会发生价格战。”卢伟冰坦言。 钟晓磊也认为,国内大盘目前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年初大家比较乐观的原因来自于国补,但从上半年的实际表现来看,国补带来的刺激并不大,今年预计还是横盘微增。 因此卢伟冰预计,下半年市场将更加理性,但整体增长数据将会是零增长或非常微小的增长。 在这样的判断下,小米集团将今年手机销量目标修正为1.75亿部左右,侧重于产品结构的优化与ASP的提升。 尽管在国内市场表现不及大众预期,但小米手机在海外市场却混得“风生水起”。 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7%。其中,小米在东南亚地区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8.9%,时隔4年再次登顶;在欧洲地区小米出货量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23.4%;在中东和拉美地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分别为18.7%、19.6%;在非洲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4%。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欧洲地区,小米在海外其他市场销售的机型仍以中低端为主。有行业内人士曾向《财经天下》表示,“海外做高端市场,本身体量就有限,除了欧美市场,还是以低端为主”。 在手机业务下滑之际,IoT展现了其作为“现金奶牛”的责任,给出了亮眼的成绩。 第二季度,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创历史新高。毛利率达到22.5%,同比提升2.8%。 究其增长源,智能大家电功不可没,这部分收入同比增长66.2%,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33.7%,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手机业务。 其中,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过60%。此前,市场上曾有传闻,小米空调线上销售排名第一。在财报电话会上,卢伟冰再次辟谣这个“甜蜜的烦恼”,并略显“凡尔赛”地表示,“今年空调行业的价格战比较激烈,但我们的单价又涨了200元左右。” 除了空调,小米的其他IoT品类,包括冰箱、洗衣机、可穿戴产品、平板、笔记本都有不错的增长。 03、全力押注AI 自去年年底以来,小米的AI战略越发明显。今年第一季度财报中,AI的含量明显提升,到了第二季度,小米在AI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大。 小米在今年4月底发布的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 MiMo-VL-7B,在数学推理(AIME 24-25)和代码竞赛(LiveCodeBench v5)公开测评集上,以7B的参数规模,超越了OpenAI的闭源推理模型o1-mini和阿里Qwen更大规模的开源推理模型QwQ-32B-Preview,实现了“以小搏大”的能力。 7月,小米更是宣布其AI团队的两篇论文入选计算机视觉国际大会ICCV 2025。 计算机视觉国际大会ICCV与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ECCV,并称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世界三大顶级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影响力极高。 小米的两篇论文各有创新性突破:视频理解大模型核心技术Q-Frame,创新推出行业首个动态帧选择与分辨率自适应框架,由小米AI团队全面自研;持续学习框架Analytic Subspace Routing (Any-SSR),解决了该领域的核心难题——“灾难性遗忘”,由小米AI团队和华南理工大学联合攻关。 这两篇论文的入选和MiMo-VL-7B所获得的成绩,无疑体现出了小米在基座大模型领域的长期投入与落地能力。一举扭转了此前外界对于“小米AI实力不够硬”的印象。 事实上,小米在AI和大模型方面的发力早有迹可循。 去年年底,市场上便传闻雷军亲自重金招揽“AI天才少女”、DeepSeek-V2的关键开发者之一罗福莉,让其领导小米AI大模型团队。 在此之前,小米对AI和大模型的态度一向比较“暧昧”。 2023年,卢伟冰曾表示,小米不会研究通用大语言模型,且小米研发大模型的思考点,是如何与具体业务结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业务成果。 小米甚至不排除放弃自研大模型的计划。卢伟冰表示,小米可能通过投资外部项目,布局大模型赛道,或者引进第三方大模型产品,融入小米产品体系。 彼时,同步还在造车、研发玄戒芯片的小米,要优先保住“现金王”在成本上的考虑。 但随着各家厂商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AI Agent与手机硬件的融合已势不可挡。特别是随着国产手机价格迈过 4000元大关,有无AI的加持,将成为区别手机高低端的关键。 在这一背景下,小米手机如果不在AI上挖深护城河,其高端化战略必将面临巨大挑战。 对于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来说,手机业务冲高端亟须的差异化、大众对汽车辅助智能驾驶的需求、AI眼镜风口的兴起以及智能家电市场的火热,都意味着小米必须将AI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战略,讲出新故事。 在解决了SU 7上市和玄戒芯片的研发后,小米终于可以把AI提上日程。 去年年底,小米已搭建了自己的GPU万卡集群,并持续提升算力储备,为大模型研发提供更充分的算力供给。卢伟冰表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在300亿元,其中25%左右的预算将用于AI研发。
|
GMT+8, 2025-8-21 19:31 , Processed in 0.0262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