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一带一路”倡议十年,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中国民营企业也在“一带一路”契机下积极出海,从小家电、汽车配件到电子产品,再到当下火热的AI机器人,中国制造已经发生了从“卖向全球到扎根全球”的转变。 值此之际,湃客•财经栏目特约作者“霞光社”推出《沿着“一带一路”出海去:“从卖向全球到扎根全球”》专题,共同记录“一带一路”上中国企业的新风貌。 这是本系列第一篇,我们以慈溪小家电产业带的近十年转变为主线,讲述中国小家电产业的转型。 “今年,我从余姚北站接到过好几个外国人,他们都是去慈溪考察小家电产业的。”在去往慈溪市探访的路上,一位滴滴司机对霞光社表示。 慈溪的小家电,销往欧洲、北美、东南亚、非洲等世界各地。在产量上,慈溪生产制造了全球约60%的小家电,如电熨斗年产量近3000万台,约占全球市场份额50%。 以非洲为例,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的加深,大家对非洲市场的认识更为深入:共54个国家,超14亿人口,未成长起来且潜力巨大的工业市场。Statista数据显示,在非洲,2023年家用电器市场的收入预计为613.6亿美元。2023-2028年,预计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7.53%。 经过十年的持续开拓,慈溪外贸企业已深深扎根“一带一路”市场,且在当地形成了一条千亿产业带。 方太、公牛、卓力、月立等大小家电知名品牌,都来自慈溪。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智能家电是慈溪的第一大支柱优势产业,2021年全市规上智能家电产业产值突破千亿,达1042.6亿元。疫情三年,慈溪家电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产值比2019年增长39.4%。 慈溪海关数据显示,慈溪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从2013年的136.4亿元增至2022年的215.4亿元,增长了57.9%。 2022年,慈溪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额已占到全市出口总额的28.1%。其中,家电产品出口34.6亿元,同比增长23.8%。 01 小家电成为非洲畅销品背后 浙江慈溪,与广东顺德、山东青岛、安徽合肥齐名,是全国家电四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电熨斗、取暖器、插座等小家电的生产基地。家电整机企业超过2000家,家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万家。 畅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非洲的小家电,许多就生产于慈溪。 今年,宁波允诺电器公司生产的取暖器,除了出口欧洲、东南亚地区外,南非是该公司出口量最大的地方。此前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总经理黄允表示,“我们固定思维认为南非很热,不需要取暖器,其实南非有些地方冬天还要下雪,时令刚好与北半球相反,他们从中国进口后,在不同地方售卖。” 在东南亚,慈溪家电也处处可见。在马来西亚,方太是中高端厨具品牌之一,拥有约50家线下门店。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示范国家,马来西亚成为方太等中国厨电巨头加速布局的重点市场。 方太、公牛是慈溪家电产业中营收超百亿的两大企业,2022年,方太销售收入162.43亿元,同比增长4.86%,疫情三年集团累计增长48%。 “慈溪一不靠山,二不靠水,没有矿产资源。改革开放的时候,慈溪拿得出手的只有农副产品,如棉花。但慈溪人胆子大、脑子活,很早开始南下打拼。”家电生态圈负责人、宁波星电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电互联”)副总经理朱东杰对霞光社说,广东家电产业带发展更早,上世纪80年代中期,慈溪人接广东、上海等外地企业的订单,从原材料、零配件生产开始,逐步深入家电产业。 |
GMT+8, 2025-5-2 02:56 , Processed in 0.0549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