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要闻 查看内容

华为拿下支付牌照,手机厂商伺机而动拿牌照

2023-10-19 10: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57| 评论: 0|来自: 北京商报

摘要: “支付作为一种互联网业务,马太效应十分明显。”记者丨刘四红 董晗萱  距离“讯联智付”变更为“花瓣支付”的消息已过去多日,但市场对华为支付的热议仍未停止。从2021年收购迅联智付,曲线拿下支付牌照,到 ...
  “华为进入移动支付市场的目的,是为了开拓新的支付场景增量”,马传勇称。此外,汽车也是一个增量场景,华为支付面向手机、智慧屏、平板、电脑、汽车,多终端、全场景覆盖。

  对于华为旗下支付业务,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对C端,华为支付可为用户提供余额支付、银行卡支付、红包、充值、提现等服务,生态覆盖华为主题、华为云空间、华为音乐、华为视频等华为系应用,也支持芒果TV、有道云笔记、PP视频等第三方应用。

  另对B端,华为支付也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快速集成支付能力,提供资金结算、自动分账、营销赋能等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在对华为支付的实测过程中发现,除了在“华为钱包”App中实现支付、生活、零售等功能,华为也有意利用支付涉猎金融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借贷、基金、保险等服务,都可以通过华为钱包跳转。

  不过,记者来到华为的线下销售门店走访时发现,使用华为支付进行付款的顾客并不多,店内也没有华为支付的标识。比起线下的支付,华为或更看重支付账户体系搭建的完整性及线上私域的引流。

  前述华为方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进一步透露,为加速鸿蒙生态建设,全新升级的负一屏将会支持华为支付。首批入驻的伙伴包括滴滴出行、美团外卖、同程机票酒店火车票、猫眼电影、健康160、58同城等。

  在市场的存量博弈下,支付已成为金融的基础设施,支付牌照也是平台型企业的刚需。“华为布局支付既能在夯实自身实力的同时抵御外部竞争,为生态圈内支付结算业务的合规打下根基;也能够借助鸿蒙系统的持续扩张来对支付业务的商用进行前瞻性布局,可以说是对支付通道成本节约、强化自营竞争力、合规水平提升的一种综合考量。”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总结道。

  手机厂商拿牌必要性几何

  在华为之前,另一手机厂商小米已先一步拿下支付牌照。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支付机构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正式引入小米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和主要出资人,围绕小米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支付业务战略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涉猎支付业务的手机厂商,不仅有华为、小米,还有苹果、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早已布局其中。例如大众熟知的Apple Pay,在苹果系各大应用中,绑定Apple Pay成为了常规操作;小米方面,手机多功能NFC聚合了交通出行、便捷支付、生活服务等多种场景;OPPO Pay中,线下可进行手机闪付、付款码支付、NFC标签支付,线上可完成OPPO应用内支付。

  小米、华为纷纷拿牌,其他手机厂商也在伺机而动。

  10月17日,一国内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公司内部对于是否拿取支付牌照,也有不少讨论。其目前主要通过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进行支付,计划是否拿牌主要考虑数据与合规层面。

  但纠结的点在于,大部分支付牌照一般拿了后都可能亏钱,“尽管我们觉得拿牌有其重要性,但很多层面业务部门不愿意为亏损情况买单,所以这事也一直没有实质推进”,前述国内手机厂商相关负责人说道。

  那么,被平台型企业视为刚需的支付牌照,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必要性几何?

  前述资深支付从业人士告诉记者,手机厂商收购支付牌照的必要性与其企业战略有关。例如,华为要利用支付搭建鸿蒙生态的基础设施,小米也有一定的生态体系打造。相比之下,OPPO或vivo等其他厂商则更多侧重线下销售硬件产品,交易结算可通过与支付机构合作的方式,没有自建支付体系的必要性。

  “支付作为一种互联网业务,马太效应也十分明显。”前述支付公司高层人员同样坦言,只有出货量比较大的手机厂商,才能够利用自身的手机数量优势,吸引客户使用自身的支付服务。手机保有量比较大、互联网属性较强、对数据的掌控需求较强,且具有一定的金融场景的机构,可以考虑收购支付机构,但对于大部分厂商来说没有太多必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4:03 , Processed in 0.0250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