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消失后 按照既有的整改方案,开机广告消失之后,还要将电视里层层嵌套的收费包数量减少40%,在此基础上降低、规范各种会员收费。 这意味着在现有利益格局下,收取可观广告费的电视厂商和长视频平台,将面临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电视厂商来说,最直观的改变可能就是涨价。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向市界表示,这一系列整治之后,广告收入减少,电视涨价将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严格来说并不是涨价,只是让价格恢复到常态”。 对于电视厂商来说,不管是取消开机广告还是减少会员收费都并不是难事,关键是在这之后,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涨价? 2019年江苏省消保委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的系列调查和整改之后,就有声音认为,电视厂商很可能以涨价进行应对,只是相关整治效果很快反弹,涨价的那一天还没有到来。 刘步尘认为,电视厂商大概率不会针对同一个型号的产品进行明显的涨价,而可能将某个型号的产品进行一定的“改头换面”后,以新型号推向市场,并标出更高的价格,但最终效果其实还是涨价。 那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如何看待可能出现的电视涨价?分析师刘步尘认为可以提供一个思路,即每个产品都有一个购买价格和一个使用价格,往往购买价格越高,使用价格就越低。比如能效等级越高的空调往往购买价格越高,但也越省电,后续使用价格就比较低。如果接下来电视价格更高,对应的大概率也将是经过整治后整体下降的会员费和更少的广告。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65寸电视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市场内的第一大热销尺寸。国产65寸电视目前价格大约在2000元到3500元不等,索尼电视约7000元,但10年前国产65寸电视价格至少是目前的2倍左右,索尼65寸电视售价则超过2万元。 作为比较,2010年的iPhone4发售价格为4999元,但13年时间过去,iPhone15即便是标准版发售价格也上涨了20%至5999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整治还包括一个被许多人忽略的要点,就是要在今年年底前,让全国80%的有线电视用户、85%的IPTV用户可以实现开机就看电视直播频道。 而即便更多观众在渠道引导下回到有线电视频道,现有的有线电视频道节目质量能否留住观众,又是另一个问题。 曾就职于传统电视台的小余告诉市界,视频平台兴起之后对电视台的人才冲击是比较明显的,相比于更讲究内容安全性的电视台,视频平台对内容创新的要求较高,而且待遇上也比较丰厚,大约10年前一度广纳了一批电视台出来的优秀人才。 人才流失问题出现后,电视台的优质内容开始变少,收视率和广告营收也都有所下滑,比较典型的是爱奇艺的奇葩说,成为当时第一个广告赞助高于电视台的网络综艺节目。许多影视公司制作的电视剧,首选播放渠道也从曾经的电视台,慢慢转向了影响力日益提高的视频平台,“独播剧”在今天早已相当常见。 兜兜转转,回溯2013年以来互联网电视的诞生、2019年以来电视广告的两轮整治,行业似乎经历了一个轮回。 如今开机广告大概率进入了倒计时,后续关于内容和会员的整体收费也可能有所缩减,但人们也可能需要重新接受涨价的电视。 至于有线电视频道能否借此机会找回曾经的影响力,还需要取决于相关方的人才流动和内容质量能否跟上时代的节奏。 |
GMT+8, 2025-5-2 12:08 , Processed in 0.02551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