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业数据,2022 年,2000-4999 元 /m2 区间的装标楼盘依然是主力,份额达 68.4%,但从规模同比来看,7000-7999 元 /m2 楼盘装标增长最快,同比增长 253.6% 在节节攀升的装修标准下,开发商为精准抓取到购房者的心理,开始用头部品牌取代二线品牌,进口品牌替换国产品牌,让装修标准至少从肉眼角度,越发显得高大上。 体现到具体品牌博弈上,博世和西门子开始在中、高装标项目中,对国产厨电发起进攻;而国产实力品牌方太、老板,只能向下吞噬美的、华帝等品牌的市场。 陈阳所负责市场有一个数据显示,以前国产几大头部品牌占据了 80% 的精装修房市场份额,但现在进口品牌反而升至近 50%。 " 我们行内人士,最知道国产厨电的优势,但经过前几年的价格战,我们有种鹬蚌相争,让进口品牌渔翁得利的感觉。"陈阳说。 #03 国产厨电的出路 在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下,工程口的国产厨电销售是否就真没了出路?似乎也不尽然。作为销售一线的负责人,陈阳认为,市场的症结在于 " 观念 "。 他表示,不像彩电、冰箱、空调等其他更新频率较高的白色家电,一般消费者家中的厨电平均 7、8、10 年才更新一次,所以消费者对厨电的认知更新,是相对缓慢的。 其它白色家电早就被国潮国货的心智占领,但在厨电这一口,很多消费者容易认为 " 只买贵的就好,而不是买合适 ",这种情况下进口品牌更容易显现 " 尊贵 ",但实际的情况是,国产厨电早就突飞猛进," 合适才是最好。" 陈阳说。 在了解什么才是合适之前,可以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厨电市场的发展史。 中国厨电的本土主流玩家多诞生于上世纪 8、90 年代,飞速发展于 21 世纪中国楼市黄金期,至今经历了成套化、中高端化、智能化等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外资品牌也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中高端市场,随着前些年的消费升级,占领了相当一部分用户的心智。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家电市场(不含 3C)零售额规模 7081 亿元,其中厨卫大家电(烟灶消洗嵌集热净)零售额规模 1586 亿元。 在这个盘子中,具体到国产和外资品牌的势力占比,则要分门别类来看。 一般而言,厨电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烹饪类目(抽油烟机、燃气灶、微波炉、蒸烤机、集成灶等)、净洗类目(洗碗机、净水机、燃气热水器等)、储存类目(冰箱、消毒柜等)。 精装房开发商一般采购比较多的类目,主要包括烹饪类目、以及现在日益流行的净洗类目等。在这些类目中,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各有各的优势或者擅长领域。 国产品牌的优势,被认为主要集中在抽油烟机、燃气灶等领域,这是很多本土品牌的起家式。 而在洗碗机、蒸烤机等这些领域,进口品牌则占有一定优势。毕竟洗碗机等属于舶来品。进口品牌在这些类目上有长年研发深耕的技术积累。 从 2022 年的厨电精装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烟机灶具依然是方太和老板领先,市场份额分别为 36.3%、30.4%;洗碗机品类上,博世和西门子开始追赶,两者占据 30.8% 的市场;而在蒸烤一体机上,博世、西门子合计份额达 49.6%,优势相对于国产品牌比较明显。 回归到 " 观念 ",陈阳坦言,在抽油烟机、燃气灶等领域,国产厨电的优势 " 肯定是更懂中国人的烹饪习惯的 "。 " 比如,国产吸油烟机在吸力设计上肯定更大。这不是简单做一个设计就好了,而是背后关乎着经年累月、真金白银的技术研发与投入。没有这个投入研发,产品质量就并不稳定。还有一些产品设计,肯定是国产品牌更懂中国厨房的设计与动线。" 不过话虽如此,由于前几年打价格战,国产品牌在开发商和消费者市场,部分形成了 " 性价比 " 感,这在消费者认知中真实存在,该如何破局,成为关键。 为了改变市场观念,陈阳认为,没有捷径,只有一家一家去谈,争取累积一些标杆案例,通过切切实实的产品实力,来慢慢改变市场认知。 据介绍,陈阳所在的品牌近期就在一些央企楼盘上有所斩获,开始获得了 " 从试用到实装的空间 "。 另一方面,一些业内人士也透露,消费者在看精装修房时,可以注意进口品牌所使用的产品档次。 " 一些楼盘虽然使用了进口品牌,但可能用的是中低档产品。毕竟房地产商也要保证从精装中获得利润,所以消费者也不要完全迷信进口品牌,而是要看具体的产品档次。"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目前看,消费者心目中对国产厨电的品牌感评价,在国产品牌方看来,是 " 令人焦虑的 "。但从消费者来看,如果国产厨电真的有技术自信,如何将自己所谓深耕多年的产品实力,转化成有影响力的用户心智,这考验着国产厨电与用户的对话力。 国产厨电,或许需要来一场国潮的洗礼。
|
GMT+8, 2025-5-7 15:08 , Processed in 0.0252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