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记者在1688网站上搜索发现,单台家用射频美容仪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其中不少商家在所售美容仪产品页面标有“现货批发、贴牌定制”“面谈底价”的字样。 随后,记者联系了深圳一家美容仪生产企业,工作人员称,无论公司还是个人,订货1000台以上即可贴牌定制美容仪,颜色可以更换,款式只能用厂家指定款式。贴牌射频美容仪报价为165元一台。当问到效果如何,是否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评价时,对方回答:“老实说没有。不过我们贴牌生产这款美容仪已经有2年了,没出过事。” 在家用美容仪市场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曾评测了5款微电流型和5款电离子型美容仪样品,结果发现,其中有6款产品镍释放量超标,还有2款使用时存在低温烫伤风险。 相关报道: 家用美容仪权威测评结果来了!10款样品中6款可能会让你过敏 夸大宣传产品效果 在行业内比较普遍 Miss Arrivo幻影美容仪代运营公司曾谎称委托第三方开展仪器功效测试,并通过修图处理,来夸大功效,最终因虚假广告被有关部门罚款20万元。深圳消费者委员会曾评测的10款家用美容仪,其中提到的瞬间提拉、二次清洁、温热导入效果均达不到商家宣传的功效。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美容仪”,结果显示有1000余条投诉,主要集中在不按时发货、未达到宣传效果、产品有质量问题等方面。 03 生产企业需凭实力“持证上岗” 近来,国家药监局相继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一直以来以小家电身份进入市场销售的家用美容仪将通过“持证上岗”走上专业化道路。 据了解,国家药监局去年3月3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中,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类产品未依法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 今年,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发布的《射频美容设备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对射频美容设备的注册申报、审查的要求作出了说明。射频美容设备的适用范围描述应给出明确的应用部位、使用禁忌,鉴于射频美容设备的治疗有效性与能量强度存在直接的关联性,不同能量水平下的有效性主要通过临床评价来证实。 另据了解,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管控最严格的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当通过临床验证,临床验证应当在省级及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 李晓分析说:“有关规定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维护了市场的健康发展。现在生产射频美容仪的企业,要么给现有的产品做临床试验,证明产品的功效,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要么放弃现有的射频类产品。” 家用美容仪行业正在进入“械字号”时代,未来医疗资质、产品质量以及技术水平将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美容仪市场“野蛮生长”时代正在远去。 《中国消费者报》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VV5I-dU1S1b3qo7onQFg
|
GMT+8, 2025-7-10 22:22 , Processed in 0.027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