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日,《求是》发文《深刻认识和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一时间,“反内卷”成为热门话题,各行业也纷纷发声响应。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家电行业也必须加强自律,避免“内卷式”竞争。 国家引导“反内卷”,政策紧锣密鼓出台 在当前经济发展进程中,“内卷式”竞争已成为制约众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内卷式”竞争会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和市场秩序混乱等危害。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众多行业也积极响应,开展“反内卷”工作。 自2024年下半年起,国家层面多次针对“反内卷”工作进行重要部署。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一表述如同信号弹,正式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反内卷”行动的大幕。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将“反内卷”工作提升到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层面。 进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纳入关键任务,使得“反内卷”工作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布局中的重要一环。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一会议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反内卷”工作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和具体实施方向,为各行业开展反内卷行动提供更为清晰的政策指引。 此外,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方面作出修改,增加关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规定,修改完善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方面的规定,为打击不正当竞争、整治“内卷式”竞争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部门就整治“内卷式”竞争也作出了部署。例如,今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邀请了来自光伏、电商、汽车三大“内卷式”竞争高发行业的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深入交流并听取意见建议。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明确提出,将依法加强重点行业价格监管,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引导破解“内卷式”竞争;着力规范竞争秩序,共建良性生态。 随着各项政策和法规紧锣密鼓的发布,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反内卷”正在从行业自律向政策与市场机制配合转变,这将进一步整治各行各业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低效产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市场有序竞争的双重目标。 光伏、汽车等行业积极行动,应对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 在国家密集释放整治无序竞争、部署“反内卷”的政策信号时,部分行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发布具体要求,应对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 近年来,光伏行业深受“内卷式”竞争之苦,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倒挂,仅光伏A股上市公司去年亏损总额就超过600亿元。在此背景下,光伏行业积极开展“反内卷”行动。去年10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联合16家光伏头部企业召开“防止恶性竞争”座谈会,达成共识强化行业自律;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和资金要求,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2025年行动进一步升级。据报道,继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释放“反内卷”新信号后,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进行座谈会,明确提出,“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该报道指出,一位参会企业代表在会后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企业上报成本价,如果后续继续低于成本价销售,就有可能会受到重罚。 除了政策外,光伏企业也开启了一系列行动,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其中包括自发减产能、增效降本、提升产品力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举措。 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也尤为突出,近两年多家头部车企掀起激烈的“价格战”,长时间的价格竞争使国内汽车市场陷入“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1.9%。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协会和企业纷纷行动,开启“反内卷”。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支持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紧接着在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接力发布倡议,呼吁全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 光伏、汽车等行业的“反内卷”行动,也将为包括家电在内的各行各业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行业协会应牵头制定行业内的价格规范和竞争准则,企业也应该加强自律,避免企业之间盲目打“价格战”。 反对内卷,家电行业应以自律与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中国制造业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家电行业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然而,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略点低迷的消费需求,家电行业发展承压,也需警惕“内卷式”竞争,避免中国家电行业再走低价竞争的老路。 目前,部分家电品类发展较为成熟,也因技术门槛较低、市场渗透率高、换新需求低迷,成为价格战的重灾区。一些小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将产品价格压低至成本线边缘,甚至通过缩减核心部件材质降低成本。部分品牌为争夺下沉市场,推出“简配版”产品,以低价冲击市场。这种恶性竞争行为不仅使得市场秩序混乱,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更直接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以电热水器行业为例,其价格竞争在今年“618”促销期间再次刷新底线。据多家企业透露,“618”期间,某头部品牌的电热水器参与以旧换新并叠加国家补贴后,最终售价仅为300元,该产品甚至成为促销期的热销品。 电热水器行业的价格战虽然持续了多年,但这样的激烈程度是此前完全未曾有过的。即便头部企业在产业链和成本方面有优势,要把产品成本控制在300元以内也绝非易事。这种过度竞争,不仅会压缩研发资金投入、拖慢技术创新节奏,还会降低品牌的溢价空间、破坏行业整体形象。与此同时,部分大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开始向上游零部件企业施压要求降价,这直接导致上游企业的利润被大幅挤压,经营陷入更大困境。 为此,在3月19日召开的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第七届六次理事会暨十次常务理事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明确将引导家电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和公平竞争定为协会2025年重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1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就发布了《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公平竞争行业自律公约》,并于2020年对公约进行了修订。据悉,2025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再次对《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公平竞争行业自律公约》进行修订,并提交会员大会表决。 同时,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各专委会会议上,“反内卷”也成为重点讨论话题,各企业献计献策,一致表态,反对内卷,以差异化创新参与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才是企业的健康发展之道。 除了行业协会的引导外,家电企业也应加强自律,避免“内卷式”竞争。其中,家电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重视供应链管理,稳定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的“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和扩产;提高产品价值,将竞争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反内卷”已成为众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家电行业也应通过强化行业自律、推动技术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关注政策导向和提升产品价值等多方面举措,积极应对“内卷式”竞争,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GMT+8, 2025-7-26 14:09 , Processed in 0.0575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