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搜索
第一家电网 门户 曝光台 查看内容

有消费者反映:创维电视双11价格“先涨后降”

2025-11-11 10: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1843| 评论: 0|原作者: 冰美式|来自: 凤凰网科技

摘要: 凤凰网科技 出品作者|冰美式编辑|董雨晴、刘毓坤“双11”大幕早已开启,各大电商平台一派热闹景象。但在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不少消费者并没有得到期待的优惠。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反馈,多 ...
  凤凰网科技 出品

  作者|冰美式

  编辑|董雨晴、刘毓坤

  “双11”大幕早已开启,各大电商平台一派热闹景象。但在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不少消费者并没有得到期待的优惠。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反馈,多家电商平台存在促销陷阱,不少家电产品一夜之间涨价数百元,算上打折和优惠,最终到手价反而比“双11”活动之前更贵了。还有消费者发现,支付完定金后,尾款竟然偷偷涨价。

  凤凰网科技调查发现,多家电商平台的部分商品在双十一前后存在价格“明降暗涨”的情况。“双11”并不是全年的最低价,不光高于618大促,甚至比平时还要高,引发网友吐槽“双11的坑太多”。

  有相关专家对凤凰网科技指出,家电产品价格波动可能源自品牌方、经销商、平台等多方因素。但先涨价后降价,以制造降价假象,则是典型的不诚信行为。

  “这(先涨后降)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该专家对凤凰网科技指出。

  价格套路防不胜防

  “今年双十一某电商平台的电视品类也太难看了吧” 。用户“琰小楫”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道:电视怎么了,全面涨价啊?九月底四千的电视现在都五六千,创维A6Fpro+75寸4100多到四五千现在直接6800+,今年双十一还会有好价吗?

  她将自身的经历发到了社交媒体,没想到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位网友吐槽道:“涨价再优惠,看似便宜实则更贵。”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凤凰网科技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双十一购物车里的家电商品反而更贵了。

  消费者“L-Dru”告诉凤凰网科技,她准备趁双11买台创维品牌的电视机,但她发现该产品在某电商平台的价格一直在变,从2300元变2800元又变回2049元。

  在她以2049元的价格下单后,客服却联系她,声称因为价格设置错误,不能发货。而她通过浏览查询该产品过往价格发现,同一款电视在双十一之前的价格才1600多元,双十一涨价后再优惠,价格反而更高。

  另一位消费者也发帖表示,9月刚装修时定了一台75寸的创维A6F Pro+,价格约5000多元,但由于当时电视柜还没制作完,她担心等不了工期,也期待双十一能有优惠价格,就把此前的订单取消了。但是待双十一她通过客服的引导再进直播间拍时却发现,同款商品价格直接变成了6300元。“这就是你们的活动你们的双十一?”

  “既然要涨价,求你们别搞双11了,让我按日常价买东西可以吗?”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道。

  在大众的印象中,双11的价格就是比平时要便宜,很多消费者都翘首以盼在双11大买特买。但这种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却让一些消费者寒了心。

  一位网友对凤凰网科技这样总结他本次双11的消费感受:“以前的双11真是实打实地打折,现在还得各种比价,斗智斗勇,真是挺累的。”

  价格波动原因多样,但“先涨后降”或构成欺诈

  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为何频频出现?

  一位家电经销商告诉凤凰网科技,电商平台的售价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包括厂商定价、企业补贴、国补、地方补贴、平台补贴等。出于合规要求,部分厂商甚至不能对经销商进行控价,因而家电产品价格出现波动的现象并不罕见。

  他补充道,双十一促销周期长达1个月,由于优惠活动分不同阶段,因此前后也可能出现因平台补贴力度变化导致价格波动的情况。

  至于“双11”价格高于平日价的情况,该经销商表示,可能与国补的刺激力度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比2024年国补初期全面开放的强劲拉动,今年的国补政策刺激强度相对温和,以价换量的逻辑走不通,连带着电商平台的补贴力度也减弱,所以产品价格可能相比平时的国补价格也没有优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铤而走险。从2009年开始,双11已经来到第17年。但在这17年中,类似现象却层出不穷。

  对于该现象,相关部门已经多次采取行动治理。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曾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其中专门提到严格规范促销行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对此,也有业内专家告诉凤凰网科技,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可能构成欺诈。

  对此,《价格法》有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经营者有此行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该专家提醒,“双11”先涨后降的套路由来已久,但至今仍然屡禁不止。各大电商平台理应当好守门人,不能任由商家玩价格游戏,赚了利润却损失了信誉。

  凤凰网科技》原文链接:https://ishare.ifeng.com/c/s/8o99AispkLX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网站简介| 新闻中心| 版权声明| 合作咨询| 我要投稿| 免责声明| 招聘启事| 联系我们| 隐私保护
总机:010-63510912; 咨询热线:13401051135; 客服QQ:1900713212
版权所有 第一家电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12019733号-1

Archiver| Comsenz Inc.   

GMT+8, 2025-11-11 14:04 , Processed in 0.0266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